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鵪 鶉 鬆

        中國傳統,大時大節講究與民同樂,金吾不禁,甚至開放關撲(用物件賭博,從前香港的士多門口便有類似的遊戲、拈籌),各式小販賣藝當然數之不盡了。《東京夢華錄》第六卷就詳細記載了宋朝過年時的昇平景象,正月十五元宵就更加熱鬧了。
        筆者淺薄,只對飲食有興趣,且改寫一小段。由十二月到正月十九,京城城開不夜,皇宮外更有諸般集市,販賣各式食物。這些小販食物,除了供平民百姓購買,還寫明「準備御前索喚」,連皇帝后妃也會派人來買(不怕不衛生?)。
        提到的諸般食物,計有:鵪鶉骨飿兒、圓子䭔、拍白腸、水晶繪、科頭細粉、旋炒栗子、銀杏、鹽豉湯、雞段、金橘、橄欖、龍眼、荔枝。
        骨飿兒有時會寫成餶飿,音「骨朵」,是宋朝一種很流行的點心小食,類似現在的餃子和餛飩,用竹籤穿著來吃,所以裏面應該沒有湯汁。這樣看來,又好似今天廣東的燒賣,《水滸傳》寫王婆隔籬就是賣餶飿兒的。
        貌似餃子和餛飩的餶飿兒,餶飿兒有不同種類,例如「細料餶飿兒」、「鵪鶉餶飿兒」,細料可能指用料精細,鵪鶉則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形似鵪鶉,另外也可能以鵪鶉為餡。宋朝很喜吃鵪鶉,有燒烤,有作羹,也有炒的。
        現在山東半島有一種餶飿兒,類似水餃或蒸餃,另外,河南項城商丘一帶也有一種餶飿兒,是油炸有餡的圓形麵製點心,羅貫中的《三遂平妖傳》寫了一種「油煎的餶飿兒」。由此看來,餶飿兒有炸有煎,可能也有蒸的,但絕對不會是湯圓。餶飿兒廣東不傳,但鵪鶉則仍然是上菜,《美味求真》載有三種鵪鶉菜式:走油鵪鶉、炒鵪鶉、鵪鶉篙(崧)。
        鵪鶉是上菜,為甚麼呢?因為還有一道「假鵪鶉崧」,見諸「鴨三味」,即一鴨三味,相當於「大雞三味」。鴨三味是肥鴨起骨,鴨肉用來炒鴨片,鴨扶翅作羹或涼拌,骨斬件炸酥捫酸(即用甜酸縴),或切極幼作假鵪鶉崧亦可。
        既有假鵪鶉崧,可見鵪鶉崧必屬上菜,正如當年有假熊掌。既有假,當然有真,真鵪鶉崧如何炮製呢?

        鵪鶉鬆乃上菜,所以才有另一菜名為「假鵪鶉崧」,乃用鴨骨剁碎來炒。
        真鵪鶉鬆又怎樣炒?粵菜有很多炒鬆的菜,例如白鴿鬆、蠔豉鬆、大豆芽菜炒肉鬆,此外,還有現在變成「免治牛」的牛肉鬆,可見此一菜式,重點在把材料細切再剁碎,然後加配料來炒。
        鵪鶉鬆有一個特色,就是連骨剁碎。鵪鶉細小,一隻沒有一兩,去皮和內臟後更加似禾花雀,連骨細切剁碎便可加配料來炒。當然,鵪鶉頭一般是不吃的。還有炒鵪鶉鬆一般都加豬(音莓)肉剁碎,新時代稱為「免治豬」,這也可能是取巧,用豬肉充鵪鶉;但也可能是豬肉和鵪鶉,有相得益彰之妙!
       《美味求真》的方法是:「劏淨剁幼,加些肉同剁;小菜用五香豆腐、冬筍、苔菜,香信切幼碎。」
        鵪鶉鬆是工夫菜,以下是煮法:「先炒熟小菜,後下鵪鶉滾至僅熟,加縴頭兜勻,上碟,加熟油麻油。」現在流行的方法是加入鴨膶腸粒同炒,用來提香。小菜配料有很大彈性,因時而用,高手自然可以五味調和。例如炒鵪鶉鬆,加入少許沙葛碎也可增加口感的層次。
        粵菜的炒鬆是工夫菜,講究各種材料都同樣細碎,但又不可變成肉醬,要粒粒分明——用絞肉則成下品!吃炒鬆,一般用唐生菜來包;此外,用薄餅皮包也無不可。生菜包更爽口清新。
        和白鴿、鵪鶉、蠔豉相比,大豆芽菜肉鬆則更接近平民了,同樣好吃。大豆芽菜雖是粗物,卻可煑成甜美素上湯。炒大豆芽肉鬆要先乾炸大豆芽菜(加薑),讓豆芽出水,隔乾再用來炒肉鬆。此菜必須炒米粉配合,口感始佳,也用生菜包。
        炒鬆的材料配合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者,要炒得乾身卻不焦。此之所以名為鬆。如果汁水淋漓,就不夠鬆了!


        劉 致 新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