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吃 大 菜



  「太平館」開店到今天已經一百七十年,老闆徐先生為此在寫一本有關「太平館」歷史的書。寫這本書,除「太平館」之外,還會旁涉許多西餐在中國的發展史。這天,徐先生來問我,為甚麼從前上海人把西餐叫作「大菜」,把吃西餐叫作「吃大菜」?

  我說在我小時候,如果去西餐廳吃飯,就叫「吃大菜」,那時候,上館子吃飯已不容易,上的館子居然還是西餐廳,也就更是隆重其事了。所以這個菜,就叫「大菜」了。約定俗成,便有了「吃大菜」這個說法。

  那時候上海的西餐館也分兩類,一類是法國菜,一類是俄國菜,但都叫「大菜」。俄國大菜是俄羅斯的白俄帶去上海的,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白俄貴族有許多逃到了上海,俄羅斯菜也跟隨而至,上海人將之稱為「羅宋大菜」,「羅宋湯」由此出名。這些俄國菜館的大師傅有很多是山東人,其中有幾位後來南下香港,香港就有了「皇后飯店」等幾家羅宋湯做得那麼出名的餐館了。

  說來也好笑,不要以為「吃大菜」就是吃大餐,從前上海人去「吃羅宋大菜」,一碗羅宋湯、兩塊麵包,再加一塊炸豬扒,便是一頓「大菜」了。這「大菜」二字,其實跟餐桌上的內容無關,而是一個時代符號,在那個時代,代表了高級、洋化、與眾不同的氣氛,當然,少不免還有一份虛榮。這麼複雜,一定要「大」,不「大」就說不過去。

        李 純 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