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馬 卡 龍

        馬卡龍法語:Macaron法語發音:[makaˈʁɔ̃]),又稱作瑪卡龍法式小圓餅,這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糖霜所做的法式甜點,通常在兩塊餅乾之間夾有水果醬或奶油等內餡。它的由來可追溯至 19 世紀的蛋白杏仁餅;這種甜食出爐後,以一個圓形平底的殼作基礎,上面塗上調合蛋白,最後加上一個半球狀的上殼,形成一個圓形小巧甜點,呈現出豐富的口感,是法國西部維埃納省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這種點心也在法國東北地區偶爾可。
      「Macaron」是法語發音,因使用英語發音,較接近於「馬卡龍」,但這已脫離了法語發音方式,實際上的法語發音較接近「馬卡紅」。
        馬卡龍最早出現在意大利修道院,當時有位名為 Carmelie 的修女為了替代食,而製作這種由杏仁粉的甜點,另外又稱為 修女的馬卡龍,直到 1533 年佛羅倫斯共和國公主嘉芙蓮·德·麥地奇法蘭西王國國王亨利二世(King Henry II)結婚後,公主的隨從、僕人和廚師也陪嫁到法國,把意大利飲食文化和食譜一併帶到法國
        二十世紀初期,巴黎的糕點師傅 Pierre Hermé 發明一種方法來呈現馬卡龍,利用三明治夾法將甜美的稠膏狀餡料夾於傳統的兩個蓋子層,成為新的小圓餅,更由於香料色素的使用、濕度控制,使得馬卡龍性質改良。相較於更早之前的小圓餅的甜、乾、易碎的特性,新的圓餅具備外殼酥脆的口感,內部卻濕潤、柔軟而略帶黏性,改良後的馬卡龍直徑大約為 3.5 - 4 公分之間。而今更有馬卡龍的專賣店,也富含各式各樣的口味。
        現在有許多烹飪書籍提供馬卡龍的食譜。不過,道地的法式小圓餅繁複多變的顏色、款式、以及口味調配,至今深受饕客歡迎。雖然在法國城鄉各地都能找到馬卡龍,但在其他國家今日僅有極少的城市能夠找到品質頂尖的馬卡龍。總店位於巴黎、分店遍佈世界各地的 Ladurée 自稱是法式馬卡龍的創始者。其他以馬卡龍為特色的餅店包括巴黎老牌食品商店 Dalloyau Fauchon,以及新近出現的、在巴黎和東京皆有分店的 Pierre Hermé。許多高端法式餐廳也會製作或銷售自製的馬卡龍,例子包括巴黎的馬克西姆餐廳,以及連鎖餐廳 L'Atelier Joël Robuchon
        除了法國的 macaron,在相鄰國家也有極其類似但名稱不同的點心,例如在瑞士瑞士蓮生產的「delice」,以及 Sprüngli 製作的「luxemburgerli」,也各自有悠久的歷史。
製作小圓餅最出色的數家甜點店,因為媒體報導會出現排隊購買的情況。但反過來,過甜的味道也讓很多人不以為然。
        在臺灣有種類似馬卡龍的糕點,被稱作臺式馬卡龍,但口感較鬆軟,甜度也低了許多,其名為「牛粒」、「牛利」,另有其他幾種俗稱,但其製作方式與馬卡龍完全不同,其原由實際上是由手指餅乾英語Ladyfinger (biscuit)轉變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