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這些五十歲以上的人而言,有人覺得這些言論很可笑,有人覺得很唏噓。接着大家講起殖民地的舊記憶,勾起了我浮想連篇的回憶。
第一件是保安司的重門深鎖。說也奇怪,講起殖民地,我腦海中浮出第一幅圖畫,並不是電視收台時播出的英女皇頭像,而是保安司的大門。我成長的八十、九十年代,已經到了香港作為殖民地的末段,社會上的殖民色彩不濃。我有一個採訪經驗,令我印象深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約了保安司區士培做訪問。我去到中環舊政府總部區士培的辦公室門外,那時其他部門已變得相當開放,唯獨是保安司那種重門深鎖的感覺,叫人窒息。保安司辦公室大門外有一把大鎖,把門鎖上,通傳之後,打開大鎖開門,才讓我進去。只見辦公室由上到下,包括秘書小姐,清一色都是英國人。我即時感受到平時不太覺的殖民地味道,意識到保安工作是如何的敏感。 英國人根本不信任華人,不讓他們處理相關的工作。
也是那個年代,警察部門內本來設有政治部,署理政治敏感問題。當時英國政府部署從香港撤退,解散了政治部,並且由保安局負責篩選哪些是重要檔案,全部運回英國,恐怕亦包括了很多香港名人的負面材料。區士培為人不錯,也很健談。但我的思緒早已被那種純英國人參與保安司的感覺佔據了,整個訪問滿不是味兒。
第二件是一粒螺絲的故事。在殖民的年代,香港政府的重大工程,基本上由英資公司所壟斷。一位在政府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在政府內搞工程,哪怕是一粒螺絲,也指定要從英國公司訂購,即使其他國家製造的螺絲質量更好,本地生產的螺絲價錢更便宜,也禁止採購。小如螺絲也如此,何況是大型工程?英國公司佔盡了優勢。
過去是英國人話事的年代,政府的高官司長、署長,絕大多數是英國的洋人,商界也是英資的天下,公司高管當然也是英國人。香港人在華資公司工作尚好,如果在英資公司工作,絕難升上最高管理階層,華人自知是次一等的!這個不公平的感覺,今天已完全沒有了。
第三件是英國撤退時,首先考慮的是保障英資公司利益。已去世的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鄭偉榮,有次和我閒聊,叫我猜一猜八十年代初,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時,英國最先提出的是甚麼問題?我回答是不是關於香港的選舉?他輕輕一笑,說當然不是。英國人最先提出的問題是如何保障英資公司在港的利益,包括大東電報局的國際長途電話專營權,電話公司本地電話專營權和國泰航空的航權等等。
英國人主要想保障自己人的利益,而不是香港人的選舉權利。尤有甚者,當中英雙方在選舉問題上爭持不下,只要中方在英國人在港利益問題上作出更加大的讓步,例如讓大東電報局的長途電話專營權可以延長到二OO六年,遠遠跨越一九九七,英方在其他問題上,都可以比較彈性地處理。
不同年代的人由於生活經驗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很不一樣。我不大懷念殖民地時代,因為那種不公平的感覺,揮之不去。香港回歸之後,說到底也是由港人當家作主了。
盧 永 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