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日語:わふく)
和服,是由日本幕府時期開始,日本人對其本土衣裝的稱呼。現代日本和服,可分為皇室服制和國民服制。國民服制,是 1941 年文部省制定《國民禮法要項》中的國民禮服,德川家康時期,正式稱為和服,又被稱為武家着物,包括平民男子禮服 ~ 紋付羽織袴、帷子和女子長着等。而皇室服制,源自奈良時代中期,日本本土彌生服飾受漢唐漢服、吳服影響的公家服制,據考證,又被稱為公家着物。「着物」 起初泛指衣服,隨着洋服(ようふく)進入日本,日本國學運動興起,本土傳統着物逐漸改稱「和服」。和服衣料,大多採用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指定的傳統染織繡工藝品。和服是日本對其本土衣裝的稱呼,而歐美服飾稱為洋服。日語中的吳服,指的是日本從中國進口的絲綢織品所製作的服裝,與服裝剪裁樣式是沒有關係的。現代日本和服,除了皇室傳統服飾和國民服制外,宗教傳統服飾(如神道教巫女、神官的穿著)也是和服的一種。現代和服主要為日本國民於冠婚葬祭、傳統節日、饗宴,以及進行傳統藝能時所穿著的。
根據近代習慣,未婚女性於成人式、婚禮場合,可以穿著一種擁有「及地袂」的「振袖」和服。現時部分年紀較大的女性,以及極少部分的年長男性,會以和服作為日常衣裝。至於職業相撲選手,由於規例所限,他們必須時常穿著和服,但他們所穿著的那種和服比較偏向浴衣,材質以棉為主。
和服於不同文化中,有著不同的稱呼,部分稱呼更加偏離原意,甚至連日本人本身,也對這種衣飾,有著不同的統稱。這些稱呼的偏差,與其歷史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和服」、「吳服」跟「着物」(Kimono)是三個最主要的稱呼,基本上,這三詞的意思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卻有著不同的來源及解釋。
吳服(ごふく)一字的產生,是源於中國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東吳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傳入日本,甚至將日本本土彌生服飾,也稱為吳服。百濟給應神天皇的貢品裡,有兩個從吳國來的縫織女。後來應神天皇派遣阿知使主,前往吳國求縫工女。雄略天皇在位期間,阿知使主帶回漢織女、吳織女。吳織女死後,被當作吳服大神,在吳服神社里被祭祀。京都大酒神社石標上書「太秦明神、吳織神、漢織神、蠶養機織管弦樂舞之祖神」。17 世紀謠曲《吳服》,詠唱吳國綾織女為天皇製作御衣、織錦時的思念故國之情。因此吳服一詞,是專指以綾錦為面料的禮服。而用江戶時代發明的木棉做的和服,會用「太物」來稱呼。和服裁縫古稱吳服師。大政時代,日本和裁士會成立後,改稱和裁士。
着物(きもの),於日文字面上意為「着る物」,以語體中文來解釋的是「穿著的東西」。初此詞是單指「衣服」這種東西,亦因為日本文化本位的緣故,因此日本人會將其民族所穿的衣服,以着物著稱。這種稱呼一直維持到明治時代,因明治維新活動將洋服帶進日本。後來因為洋服的流入,穿著洋服的人增多,為了區別,日本人就將其民族衣服,改稱為「和服」,由外地(普遍是指西方)傳入的衣服,則為「洋服」。現今着物有著兩個解釋,其一就是直指「和服」,其二就是指一切所穿著的衣服。1871 年明治政府制定戶籍法,為廢除封建等級制,著手簡化階層成分,宮廷貴族和大名被指定為華族,武士被指定為士族,其餘者劃為平民。華族的着物,稱為公家着物。士族的着物稱為武家着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