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殺 豬 盤



「除左未見過,未傾過電話,其他嘢同一般情侶無分別。」咁?🐷

靚仔有型又有孝心,體貼溫柔又顧家。冇記錯嘅話!Discovery Channel 有介紹過,呢啲應該叫做已絕種動物。

男女都有機會中,只能說:單純(蠢人)特別容易中招。內地都好多人信,呃百幾萬已經算少。


......我都好寂寞,K小姐介紹我識,我都好想俾人呃錢,好想享受呢一個過程😀

輿 論 疲 勞

人大宣布訂立港版《國安法》,投入重量級的政治炸彈。由中央代立《國安法》惹起社會高度關注,反對派更加全力出動表示反對,然而,在社會上造成的效應卻出乎意料地少,支持立法的街站,竟然見到不少市民主動簽名聯署。

中央代立港版《國安法》,在政治上的震撼比廿三條立法更大,因為條文很可能比香港自行立法更辣;同時,這是中央在回歸後首度在香港頒布全國性法律,有先例作用。過去,社會普遍對中央行使相關條文的權力有所保留,現時,支持立法有蓋過反對立法的聲勢,這可從主流報章的社論反映,同樣,建制和政府的宣傳推廣,步伐和力度都一改這年來的積弱。

《國安法》出來有這樣的輿論效果,背後有策略上的成功,譬如事前的氣氛營造,最主要是大環境的改變。很多對立法不抗拒或支持的人,其中最大論據是過去一年社會運動帶來的衝擊。以往,市民不贊同立法,很直接就是覺得生活好端端的,有甚麼需要立法呢?既然對立法有疑慮,又看不到好處,自然都站到反對一方。現時大家經歷差不多一年的動盪,見到疫情稍斂,堵路等情況又再出現,立法會長期被癱瘓,都擔心經濟難以復甦,於是希望立法能把社會重納正軌。兩者相衡,對立法的抗拒大減,支持者更加覺得理宜氣壯。

相反,今次反對立法的聲音,暫時表現疲弱,無論是理據、文宣設計以至數量,都與回歸以來幾次大型反對浪潮相差甚遠。出現這個現象最直接的解釋,是立法來得太快,迅雷不及掩耳。過去有人說社會運動都是群眾自發,但從現時情況顯示,若沒有足夠的力量帶頭和投入資源,自發性的根本很難成型。

沒有組織和龐大資源下,反對者的論據同樣顯得乏力,來來去去都是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違反人權的懸劍等,甚至拋出應該讓香港立廿三條的說法。有政論作家形容這個情況是「輿論疲勞」,即是從論據和情感動員上都因為一年來不斷「去到盡」,已經無法再就立法大動作升級應對,甚至連維持都舉步維艱。

在逃犯條例修訂中,反對者把條例形容為送中,發動起來的做法包括起底、打人、破壞港鐵,甚至霸佔大學,這些極端行為在運動末段開始被警方成功壓制,變成強弩之末。同樣,在街頭衝突最激烈的時間,反對陣營傳出太子站打死人等非常極端,真實性成疑的文宣,令受眾思想上受到極有的刺激。當受眾在長年的精神激盪變得思想疲累不堪下,現在要再動員他們出來,還有甚麼再刺激一點的招數呢?

本地法律界是反修例的核心力量,對中央立法當然抗拒更大。元老級人物如李柱銘近日就頻頻接受訪問,期望以當日參與《基本法》起草經歷和法律觀點作出反對。過去,不少市民無論政見,對李柱銘都有一點尊重,皆因他經常站在道德高地。在大陸強勢收回主權時,他曾說我就算不同意你的觀點,都會誓死捍衞你發言的權利。然而,在過去一年的社會暴力中,他顯然無法做得到,他對暴力的沉默,讓人懷疑一日他如果當政,是否一樣會對異見者「專政」。這種漠視法紀,以政治先行的表態,也是法律界在至今無法推高反對聲浪的原因。

過去一年的暴力反對浪潮,無疑為中央立法提供了合法化基礎,反對派至今為止,顯然無法打破不少人亂極思定的想法。然而政論作家覺得,反對力量非常擅於把握機會製造輿論,現今的弱勢多少源自長期全力動員產生的輿論疲勞,同樣是因為立法來得太快,又冇時間組織防禦,所以當他們定過神來,攻守形勢又未必會一樣。

        吳 順 目《星島日報》「拆破傳媒術」

平 凡 相 守

Men Are All Like That
男 人 都 那 樣
  

想與你
平凡相守

但真實的愛
包含了爭吵

它有著消極的一面
也有著
美好的一面



( 岳華和恬妮結婚超過 40 年,因個性截然不同,被形容為 “凹凸絕配”。)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虛 假 吐 血


網傳「廣州某小學一名教師涉嫌體罰學生」一事。

6月1日,廣州市公安局  白雲區分局  官方微博  發佈通報稱,經調查核實,查明劉某(微博名:小島裡的大海)故意編造虛假信息。


目前警方已立案偵查,並依法對劉某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廣州市公安局,白雲區分局,5月31日在官方微博稱,發帖人劉某,承認「女兒被體罰吐血等情節」是其編造的謊言,同時她也無法提供女兒哮喘診斷的有關病歷證明。


經警方進一步調查核實,查明劉某故意編造虛假信息,通過註冊微博、微信賬號方式,冒用其他家長身份,惡意散佈傳播,並僱請人員,進行網絡炒作,從而達到迫使學校開除涉事老師、索要賠償等目的。


鑒於劉某的行為,嚴重擾亂公共秩序,社會影響惡劣,涉嫌尋釁滋事,目前警方已立案偵查,並依法對劉某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警方提醒,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對觸犯法律的相關人員,警方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據報,發文者劉某(微博名:小島裡的大海)承認其「女兒因遭體罰吐血、凌晨2時被老師威脅毆打、送老師6萬元」等情節,是其為擴大影響,而故意編造的謊言,照片展示的衣服,「血跡」實為化妝品和水,其女兒目前精神狀態良好。


據接診醫院反映,就診過程中,患者及其家屬均未提及哮喘病史,和吐血的情況,目前,亦無法提供其女兒哮喘診斷的有關病歷證明。

「提 灯 山」

  
在富山縣新港市(新湊曳山まつり),每年 10 月 1 日的 Shinminato Float 節,白天有 13 個花車,裝飾著鮮花,晚上有燈籠裝飾,非常漂亮。各個鎮中的年輕人,變得充滿勇氣及大聲尖叫。 白天看 “花山”,晚上看 “燈籠山”,節日到處逛逛,真是太美妙了。


2020年5月29日 星期五

捨 給 自 己

看起來是給人
實際上
是給自己

給人一句好話   你才能得到別人的讚美
給人一個笑容   你才能得到別人也對你

 “ 回眸一笑 ”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九 份 的 悲 情

故事劇情描寫國民政府光復台灣初期的情形,從一個家庭的故事反映出時代變遷及政權輪替過程中,所造成不可抹滅的衝突,探討台灣人的處境及身份認同的問題。整個舞臺在臺北縣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及九份取景為主,藉由那曾經是金都的淒美與惆悵,勾勒出台灣人的悲情似乎不止於城市之中。


此片帶動起拍攝場景臺北縣瑞芳鎮九份的第二次繁榮,讓金瓜石地區成為台灣民眾與國外旅行團的遊覽勝地之一。

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自 由 與 修 養

香港有言論自由,可惜未必每個人都有尊重別人的修養。


張繼聰 

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抗 疫 住 家 菜 貓 步 連 環 第 4 擊

花 雕 醉 豬 手

參考了不少食譜的傳統做法,只要花點時間,慢火炆煮及大量冰塊就可以輕易做出爽口彈口又軟腍的豬手。加上花雕酒作為醃汁令這冷盤酒香四溢,成為不錯的小吃或前菜。
早前都做過數次豬手菜式,這次真正做到我理想的質感,豬皮Q彈爽身,軟腍腍的肉質。之前缺乏的是大量的冰塊,令豬皮不能收縮,做不出彈牙的口感。
  
材料:
  • 豬手 1 份
  • 薑片 5 - 6片
  • 花椒 2 茶匙
  • 冰 大量
  • 花雕 6 湯匙
  • 漕鹵 3 湯匙
  • 鹽 3 茶匙
  • 糖 2 茶匙
  

《二 階 堂 家 物 語》

  外國班底去拍一套傳統與現代對撞的核心價值觀思考的日本電影,讓整套電影獲得了頗為特別的細節讓觀眾慢慢細味與解讀。

這個故事並不如聽起來的簡單,電影一開始在家族墓地的撞鐘聲後,就見到祖母與兒媳的對話,祖母直接問媳婦,「如果她生不出男孩,是否可以容許丈夫另找情婦生男孩?」而媳婦最後是首肯了,這個媳婦便是辰也的妻子,也是由子的母親,從而埋下了這個只重傳承的家族的未來苦果。

獨子小健逝去時,辰也已經與太太離婚,而自己心儀的公司內女助手,卻坦承自己無法生育,辰也面對傳承責任,選擇直接放棄對方的態度,讓女助手心碎欲絕。而長女由子的男友卻是在日本長大的美國人,對於傳統的日本人,更是不能接受甚至覺得破壞血統傳承的選擇。

由伊朗女導演的角度看日本這個除了大城市以外處處皆是傳統與守舊的國度,似乎有著更多掙扎與辛酸,因為誰也不能負擔起這個使家族血脈斷裂的責任,這是拋不開的傳統,誰也沒有足夠的勇氣面對這樣的現實,於是不能獨立的個人,便要為已經腐朽頹敗的家族進行最後的犧牲,而這樣的犧牲能讓家族延續多久亦未可知。畢竟日本的少子化社會結構已經不是新話題,每個家庭可能都只有一個孩子,那麼該延續哪個家族?而如果一個家族連續兩代都是入贅,又是否能夠算是原本的家族傳承?

而人性的掙扎也反映在每個角色成長的環境,對於當地成長的辰也,由子,甚至是喜歡由子的洋輔,入贅幾乎是唯一正確的處理方案,家族面對的傳承問題,遠高於個人此生的配偶喜好,更遠高於虛無的愛情。

但是對於外界的人看來,例如由子的外籍男友,就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各種矛盾,期望獨立的每個個體最後卻強迫自己去延續不需要獨立思想的家族傳統,這樣的矛盾對於亞洲人可能更能感受到切膚之痛。

傳宗接代以及適婚年齡必須要成婚的各種變種傳統制肘,充斥在整個亞洲的不同國度裡,這些如同一張大網般,讓許多人最後選擇說服自己去接受曲解後的幸福定義,最後這些一代一代累積出來的問題,總有一日會將整個傳統傳承思維撕裂出無法修補與持續的斷層。

父與女,母與子的爭吵,在伊朗導演手中略為放大了, 卻讓劇情更清晰,如果是日本導演的處理,恐怕許多場口會更克制。加藤雅也飾演的父親充分表達出那種痛恨自己身處環境,卻必須負起責任的堅強,而飾演女兒的石橋靜河,繼去年《東京夜空最深藍》後,今年有兩部作品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選映,除了本作之外還有《函館夜空更深藍》,對於迷茫中卻帶有固執堅強的角色很適合這個乍看並不太驚艷的女演員,但她卻能很好的詮釋那種苦中做樂卻未能放棄的固執堅強形象,日後應該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獨 孤 出 身


熱血逍遙的意氣江湖
銘心刻骨的兒女情長

我喜歡這套說法,不管是否真實!
畢竟滿足了我們武俠迷對獨孤求敗的幻想!
還帶精彩的動畫。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我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一 定 會 不 一 樣

不是每條魚  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每個人生活環境不一樣

越來越相信   安靜的力量

年輕時特別喜歡與人爭辯
一定要爭個輸贏

慢慢地卻開始相信
經歷不一樣
對一件事情的看法

也一定會不一樣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岑 建 勳

岑建勳於 1965 年畢業於李鄭屋官立小學。及後入讀天主教伍華中學。在 1970 年代,岑建勳留學英國,擔任外國的亞洲時事記者。及後返回香港創業,岑建勳早年曾參與香港的左翼社會運動,加入組織包括「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每日戰訊」及「新青學社」(街坊工友服務處前身),故此多年來岑都會為街坊工友服務處在各級選舉中助選。岑建勳熱愛文化事業,曾任香港著名文化雜誌《號外》的主編。岑建勳一向關心時事政治,雖長於殖民地香港,卻從小懷着回祖國(中國大陸)建設的赤子之心,自 1970 年代開始,岑建勳就活躍參與各類愛國運動,如保釣運動等,並與好友香港「奇女子」狄娜等熱心公益人士,多次於大陸、香港和台灣的報刊發表長篇聯署、社論和時評,岑執意要身體力行地改革社會不公,努力為弱勢群體謀求福利,並且要大力推動香港和大陸的安定繁榮,因而在加入電影圈後,仍多次就香港和大陸政制問題出言獻策,並致力參與。 岑建勳曾於 1974 年 9 月 12 日新蒲崗騷亂中被捕,被控未經警務處長批准而使用揚聲器,後被判罰款 200 港元。

擔任新聞工作期間,岑建勳自主獨立拍攝多部新聞紀錄片,主要題材包括中國社會、香港時政等;其後於 1978 年機緣巧合通過外國紀錄片導演引薦,認識了不少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導演和主創人員,當中包括徐克、吳宇森、許鞍華、陳欣健、甘國亮等,自此開始加入香港電影圈,從事電影創作、策劃、投資、發行等幕後工作。 1980 年代初,岑建勳和陳欣健,劉天蘭合作,在香港商業電台主持一個十分成功的節目「時空穿梭三小時」, 其中一個環節由岑建勳扮演一位由潮州到香港的新移民「雷勁」,操有潮州口音的廣東話,嬉笑怒罵,針砭時弊,大受聽眾歡迎。由於角色的成功,岑建勳亦由幕後轉到更多幕前發展。

岑建勳還活躍於電影幕前演出,曾參與多部賣座電影,如《五福星》系列、《神勇雙響炮》系列、《省港旗兵》系列、《豪門夜宴》等,因為其外貌古怪,頭髮蓬鬆、散亂、捲曲而且禿頂,因此岑建勳的電影形象深入民心,被電影迷稱為「捲毛」、「阿卷」,又被戲稱為「影壇貝多芬」和「獅子頭」,此外,岑在電影中扮演的潮州籍人士也膾炙人口,尤為一口古靈精怪的潮州話和國語,更塑造了岑建勳另類的獨特形象,被稱為港產片中的「潮州怒漢」,但其實岑不是潮州人。

除娛樂大眾的電影演出外,岑建勳亦活躍於電視舞台,憑藉其邏輯緊密、口才了得的風格,古怪突出的形象,成為香港著名的「金牌司儀」,主持過多個香港電視的綜藝節目,如香港無綫電視的《歡樂今宵》、《香港小姐》、《歡樂滿東華》等,香港亞洲電視的《每週一謝》、《亞洲小姐》、《肥趣電視台》等,也曾擔任過多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的大會司儀。除綜藝節目外,岑建勳也有智慧、博學、深度的一面,其擔任過多個嚴肅正經的時事政論節目的主持和嘉賓,其一針見血的觀點,敢言的作風,獨特的社會視覺,敢作敢為的態度,更讓觀眾震撼和青睞。1980 年代末,岑建勳更憑藉其公眾影響力,動員和組織香港電影界,為中國大陸的政治事件、天災人禍發聲,和舉行募捐等大型活動,是香港娛樂圈、文藝圈中為數不多亦莊亦諧的主持人和社會活動家,觀眾也能接受岑建勳同時並存的喜劇形象以及憂國憂民的社會活動家形象。2000 年,岑復出電視,再次擔任時事節目的嘉賓和主持,如無綫電視《大國崛起》、香港有線電視的時事評論節目、香港電台《頭條新聞》等。

1990 年代初,岑建勳創辦「號外兒童周刊」(今明報兒童周刊)。1990 年代中期開始,岑建勳離開香港,移民加拿大。及後返回台灣,經營台灣有線電視頻道,使台灣電視市場打破傳統台灣電視業「老三台」的局面。岑創辦的電視台包括與陳冠中共同創辦的超級電視台。 作為香港為數不多、能有強大號召力的知名藝人和社會活動家,1993 年,岑建勳倡導香港演藝界成立「香港演藝人協會」,其擔任副會長等職務至今。

岑建勳也參與制訂香港政府振興港產片的各種政策,同時也是香港電影發展局的顧問委員,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籌委會委員,對香港電影、中國電影的發展具有影響力。 2004 年,岑建勳返回中國大陸,開設經營大地電影公司,主力開設內地電影院線,投資和發行香港和內地電影,岑接受採訪時稱目前主要任務是致力振興香港和中國大陸電影業。2009 年,岑建勳投資拍攝羅啟銳編劇、張婉婷導演的《歲月神偷》,一舉奪得德國柏林影展的水晶熊獎,以及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多個獎項,被外界稱為香港本土電影業復甦的一大標誌。

早於 1970 年代,岑建勳已經參與各式反資本主義剝削的左翼運動,但卻公然反對文革。岑建勳在法國時,與吳仲賢一起加入托派組織,回港後又參加了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在香港,積極參與多次群眾活動,包括反殖民、反越戰(反戰)、保釣及中文運動,被殖民地政府遞捕十三次。及後,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岑建勳則公開支持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的改革政制思路,並聯同一群香港左翼媒體人如陳冠中、劉銳紹等多次公開聯署。

及至 1989 年,北京爆發以學生為主的民主運動(天安門六四事件),並席捲全國。岑建勳高調支持,並籌組參與支聯會,以支聯會副主席身份在香港發起為北京學生籌款的募捐活動,聯同梅艷芳、曾志偉、成龍、鄧麗君、沈殿霞、張國榮等香港著名藝人,在跑馬地舉辦了一場數十萬人參與的「民主歌聲獻中華」大型籌款演唱會。他亦身體力行,將善款送去北京天安門廣場,及後於外國電視媒體拍攝的記錄片《天安門》中,岑用英文與民運人士封從德等人一起接受外籍記者訪問。其也曾任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的副主席。並曾參與協助大陸民運分子外逃的「黃雀行動」,其後被北京政府點名責備。2009 年「六四事件二十週年」,在接受香港有線電視《神州穿梭》採訪時,岑建勳首次透露,其參與黃雀行動後,一直被禁止返回大陸,直至 2004 年 7 月通過前任香港特首董建華的幫忙,才獲北京發出一次過回鄉證。

他在 2012 年高調支持學民思潮的反對香港特區政府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運動,並與六名 1970 年代的社運份子加入絕食行列。

2004 年後,岑建勳能自由進出中國大陸,並在中國大陸多個城市投資大地院線和開設多家戲院。自此,岑建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多個部委官員保持良好的關係,經常獲邀出席國務院港澳辦、外交部、廣電總局等部門的活動。有報導稱,2003 年 7 月 1 日香港爆發五十萬人的「七一遊行」後,中央政府希望廣泛收集瞭解香港社會各界的民意,團結統戰香港各界,特邀岑建勳返回大陸,作為中央政府和香港民間的溝通橋樑,也通過岑建勳,促進中央政府與香港文藝界、娛樂圈、電影界的關係。 不過,岑建勳至今未有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政治層面的角色,如政協和人大。2011 年,岑建勳接受香港無綫電視《新聞透視》專訪時稱,其肯定國家的發展,但對國家政策、歷史仍堅定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並稱無悔當年的社會活動。



***「中國如果發展起來,中國越強大,西方大國分得的好處就越少。可以思考下,說中國邪惡的、獨裁的、言論不自由的,可以看看近代史,那些發達國家,那個不是由殖民、擄掠、發戰爭財起家的。而一個靠著全國人民辛苦創造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卻被稱作是獨裁邪惡的?香港的反中事件說明了一些事,

第一   主流媒體還是西方在操控著,如果真的信了民主的鬼話,中國絕對有無數個 64 運動,中國的經濟還能起飛?估計早就四分五裂了。 

第二   香港自身的過錯,香港的高層絕對有很大的責任,估計大部分都在內鬥撈好處。反中運動對香港人有什麼好處?香港是中國的,是一個繁榮的香港,對於中國有好處,還是把香港搞成一泡狗屎對中國有好處?從利益方面來說,都說不通。

第三   香港的教育絕對有很大的問題,為什麼年輕人這麼反中?而且這麼容易被煽動,為什麼不獨立思考。為什麼外國人丟個東西過來都是香的?

第四   中國也有責任,為什麼不引導香港的底層人民去了解大陸,或者和台灣一樣,引導香港年輕人往內地創業。或者成立專項資金,去反洗腦香港年輕人?」

殭 屍

殭 屍,是源於中國明清民間傳說的一種復活死屍,全身僵硬,指甲發黑尖銳,有銳利犬齒,懼怕陽光,日間躲於棺材、山洞等潮濕陰暗的地方,入夜後出沒,以吸食活人或家畜血液保持行動力,有意識的往人口集中地前進,對活物攻擊性強且力大無窮,跳躍前進時雙手向前伸。
殭屍的傳說在湘西出現最頻繁,可能源於當地湘西趕屍的傳說。湘西趕屍,又稱移靈,屬茅山術祝由科,發源於湘西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鄉安葬。趕屍的術士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繫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晝伏夜行。天光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上路。
據《閱微草堂筆記》所記載,殭屍還有三個別名:移屍、走影、走屍。與中國殭屍相似存在的外國鬼怪,有吸血鬼、喪屍等。
在香港電影中,最初的殭屍都是身穿清朝官員服飾,因從月亮吸收陰氣,死不瞑目,殭屍因積攢怨氣、人為破壞或墓地風水屬性屍變而形成。以爪為武器,被抓傷者會感染屍毒死亡,繼而變成另一隻殭屍;於月圓之夜,陰氣增強的時候,力量亦會隨之而增強。
中國殭屍電影的始祖是林正英,由他出演的殭屍電影超過 25 部。




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日 本 愛 與 恨

說實話,我對日本又愛又恨,但是我卻十分佩服日本的民族精神。

日本曾經侵略過我們國家,可是你可知道?日本也是被別的國家侵略過。

你可以看到現在的日本,是很發達的,你可曾想到 60 年前的日本又是個什麼樣?日本那時侯剛剛戰敗,國家一片頹廢,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日本日益強大,這與他們的民族精神密不可分,而且,日本人很愛國。這一點,我佩服。


所謂侵略,主要指武裝對他國領土、主權進行侵犯,具有非正義性。

日本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稱得上被侵略的,只有兩次,其他的,或者只是小規模摩擦,或者性質是正義的(如二戰時各國對其本土的進攻和佔領)。

1.「黑船事件」1853 年(嘉永六年) 七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 培裡(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 將軍,率領四艘軍艦開到江戶灣口,以武力威脅幕府開國。這些軍艦船身都是塗上黑色的,所以日本人稱這次事件為「黑船來航」。

2.「蒙元兩次徵倭」1268 年至 1272 年,忽必烈三次遣使至日本,要求日本歸化中國,這引起日本朝野的普遍恐慌。懦弱無能的日本朝廷主張回書降伏,卻被年少氣盛的抗戰派執權北條時宗制止。在洞悉了元的侵略意圖後,時宗先後將幾名使者殺死,命全國進入戰時戒備狀態。混戰中,元軍副元帥劉復亨中流箭落馬,元軍士氣大衰,損失慘重的日軍趁機撤退,憑藉水城(前代建築的一座巨大水壩)重新佈陣。元軍害怕遭到日軍的夜襲,退回船上進行休整。當天晚上,海面上突然刮起了颱風,元軍船隻被傾覆二百餘艘。當 21 日早晨日軍來到海岸邊時,海面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木片。幕府的武士們不敢相信已經勝利,直至抓到了元軍的俘虜後才派遣急使進京報捷。元軍戰死、溺死大半,最後輾轉回到中國的只剩下一萬三千五百人。這次戰役最後以日本的勝利告終,史稱 “文永之役”。

2020年5月22日 星期五

無 沙 白 米 憶 舊

七十年代時,各區有很多米舖,大木米桶盛載滿滿的白米,插一長木牌說明米之名及來源地,例如馬霸沾米、元朗絲苗和暹羅白米等等,那時買米叫糴(音笛)米,有錢人每次叫米舖送一大麻包( 麻包面有一藍線,稱為藍線米,一百六十五斤 ),中產叫五十斤,熟客可賒數月尾結帳,窮人只可有錢才去米舖買少量或買些較平的「米碌( 加工時輾碎的米粒 )」,米舖用報紙造的紙袋包米給客人,所以那時形容窮人為「用報紙糴米」。

舖頭當眼處還有橫額寫明「無沙白米」,因米穀在收割時夾雜了沙粒和在打去穀殼時留下米糠,米行( 當時一般在上環三角碼頭一帶 )要用一部「攪沙風機」,把米中的沙粒和米糠分離,才可出售。當然,有些無良商人在米加幼沙粒增加其重量。

當年特地去請教一些米店前輩,他們說加幼沙粒在米是始於日本人佔領香港期間日軍的惡行,因很多貨船被擊沉,糧倉無法運至香港,糧食缺乏,日軍控制所有米和糧食,在各區設置米糧配給站,最初每人每天獲配六両四錢米,後減至三両三錢,很多米更加了沙粒以增加其重量,當時因不夠吃及後來只派糯米,糯米不能天天吃,靈活的香港居民便發明了「神仙糕」來頂肚餓,把糯米煮成糊狀稀粥,慢慢散熱變成糕狀後,切成一塊塊,用水加油炸或煮來吃,一斤糯米可煮出十斤「神仙糕」。

日本人最後不派米,強迫港人回鄉或餓死街頭,導致佔領三年零八個月期間香港人口下降了七成。

            何 明 新

最 心 疼 始 終 是 對 方

在維繫關係上,雖然維持表面上的和平,不刺穿彼此間的相處問題,把一切看在眼內,埋在心中,看起來比「吵架去解決問題」好,但長久而言,那些一次又一次的小失望,最終會慢性破壞大家的感情,最終成了大家分手甚至離婚的致命傷。

男孩都往往覺得「幸福就是以平靜舒服的方式一起過日子」,所以每當另一半提出相處問題,甚至自己都意識到它的存在,他亦不想攤出來解決,擔心會吵架、會生氣、會破口大罵,磨蝕大家的感情。

如果總是冷處理感情問題,有糾結不去詢問;有錯誤不去修正,雖然短期而言沒甚麼發生,彼此仍能嘻嘻哈哈打鬧,但長遠來說,當很多事情忍著忍著,自會變得模糊,明明只是小誤會也變成大問題;明明不是大問題也變成死結。

需知道,其實避免感情受損的最好辦法,不是把問題視而不見,而是在能力範圍內盡快面對和解決,哪怕過程中彼此會出現磨擦。說穿了,就算最深厚的感情,也不可能永遠不吵架、不生氣、不需脾氣。

假如你們還真心相愛,吵過、鬧過、罵過,甚至哭過以後,最心疼彼此的,始終是對方。

2020年5月21日 星期四

天 空 之 詩

誰在遙遠的夜空
等飛過的流星
看它照亮誰的路

誰走入了誰夢中
誰用燦爛的笑容
畫天邊的彩虹

誰的歌誰輕唱誰在聽
溫柔的心在跳動
彩虹之上的幻城
像愛情的憧憬

誰的夢誰沉醉誰在醒
誰笑誰心痛

誰站在城中等著你
誰在城外等我
看天空之城的焰火
照亮的是寂寞

彩虹之上的幻城
像愛情的憧憬
誰的夢誰沉醉誰在醒
誰笑誰心痛

誰站在城外等著我
誰在城中等你
看天空之城的煙雨
淋濕的是

資 深 龍 粉

  
第一滴血  第一、二集租片

三、四  是老爸帶著我看,

第五集是自己出社會後  帶著老爸看,

真的承載了兩代人的回憶~

一 個 香 港 人 的 疑 惑

大陸對香港人好衰!係定唔係?




🤔 好‎多​香​港​人​,可​能一時忘記‎了‎的‎一些事情​ : ~

~ 1963年​  香‎港​陷​入供水‎危機‎,4 天‎才‎能​用水 4 小​時​,在這情‎况‎下​,也​只​能够‎供香港‎人​用‎水‎ 43 日,各​行‎各‎業​停‎工裁​員,很多人被​迫遠​走‎他方‎,全​港‎ 350 萬​市​民生‎活‎陷‎入困‎境​。

為​救香港​市‎民,中​國‎大‎陸全力救​災,用‎船運水​解​救,用‎了 76 億‎人​民‎幣 ( 當年 1963 年‎是中​國​大‎飢荒年‎ )。76 億人​民​幣可以‎買​多少粮食 ? 可以救多‎少‎大陸人 ?

大陸更動員了四‎萬​多​人,用​了‎ 11 個​月‎的時間 ( 當​時​大陸相當落後  缺乏機械 ),只靠​民工雙手​及簡單的工具,鑿‎山​劈‎嶺‎、架​管‎牽​繩,將‎水​源‎地‎ - - 東​莞市‎橋頭鎮‎的‎東​江​河水的​水‎位,提‎高‎了​ 46 米,使之‎倒​流​ 83 公​里​而‎進入‎深圳​水​庫,再經過 3.5 公​里​長‎的‎輸水喉管輸‎入‎香​港,全程‎ 86.5 公里​長​。

中​國‎大​陸‎為‎了保‎證​香​港人 ( 當時是英國殖民地  但大部分是中國人 ) 的‎供‎水,即使‎東江‎大​旱​時‎,東莞‎、深‎圳自‎己​的​水‎也不​够​用‎之時,大​陸也​一直​優‎先​保‎證‎香‎港​用水量。


~ 1998 年‎香港經​濟危​機‎  美​國​的索‎羅‎斯​發‎動貨​幣​戰​爭​,狙‎擊‎港元。

大陸‎動​用​ 1280 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救助香‎港,免​卻很多港人遭受財政滅頂‎之‎災。


~ 1950 至‎ 1963 是​大‎陸​大飢‎荒​,加上天災人禍 (內鬥),餓死至少 4180 萬​人,在這樣的‎情‎况​下​,大陸仍然供​應‎充足糧食​給​香‎港‎。

只​有​大‎陸​無‎條件‎幫‎助香​港。英‎美​等國​只會‎落井​下‎石​,任由香港人互‎相‎殘殺、作‎賤​自​己‎人。希望混水摸魚,坐享漁人​之利。


以‎上近世歷史都是可​以查​証​的。


< 另有一些人,大範圍廣傳另一個訊息,話前一個訊息☝️係虛假消息。>



※ ※ ※ 我在香港出生、在香港長大、在香港受教育,從未移民,從未試過往香港以外任何地方讀書或工作,是百分之百香港人。

☝️ 以上第一條訊息所發生的事,我全部親身經歷過,因為要生存、要花大量時間賺取有限的金錢養家,所以第一條訊息內的具體年份、及其他資料性數字,我沒有一 一查証。

但事件我係親身經歷過的!我的父母及親人、鄰居、朋友、老師、同學……全部都親身經歷過。相信當時身在香港的人,沒有一個未經歷過。※ ※ ※


我好想知道 : ~
賊喊捉賊的人,究竟目的何在???

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人 情 冷 暖 難 讀 懂

人這輩子
最對不起
就是自己的心

人情冷暖難讀懂
有時讓我們千瘡百孔

沒有不快樂的人
只有不肯讓自己快樂的心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羥 氯 喹

羥氯喹,港式粵語讀為「強淥灰」
強 -- 係勉強的強(廣東話意思係挾硬黎)
淥 -- 係拾下拾下(廣東話意思係打邊爐)
灰 -- 係死物(廣東話意思係鬼食泥成口灰)

此物普通人絕對唔好擺入口,但就岩晒美國總統特朗普服用,因為完全切合佢作風。

俯 首 甘 為?

日本侵華罪行,源於當年日本這個新興國家,建立全球帝國的夢想。日本作家保阪正康的作品《昭和的怪物》,講述二戰前日本昭和年代的加害者及其罪行。作者訪問了包括東條英機的秘書等相關人物,重構當年日本發動二戰的真相,令人對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歷史,有如在現場的了解。

甲級戰犯東條英機,是日本軍方激進好戰份子,他於一九三七年出任日本進軍中國「關東軍」參謀長,一手策劃對華侵略。東條英機在一九四O年出任日本陸軍大臣,一九四一年成為日本首相,並於一九四一年決定偷襲珍珠港,向美國宣戰。一九四八年,他成為同盟國的東京軍事法庭的甲級戰犯,最後被判處環首死刑。

當時的日本軍人分成兩派,一派是擁護天皇,推行改革的「皇道派」,另一派是鼓吹暴力革命,借此改造國家的「統制派」,東條英機屬於激進的「統制派」。日本天皇於一九四一年委任東條英機作為首相,主要原因是東條英機是軍方激進派頭頭,天皇希望他明白管理國家之難,從而約束軍隊。

結果事與願違,東條內閣最終決定要向美國宣戰。當時的日本,一批像東條英機這類極端的軍人,完全不會閱讀政治或者知識類型的書籍,只會從實踐中學習,他們只滿足重複閱讀《軍人敕諭》(乃一八八二年一月四日明治天皇親自向陸軍頒佈的軍人訓誡),他們銳意要建立日本統治全世界的帝國,深信軍事力量,迷信只要有堅強意志,日本就可以成為世界霸主。東條英機當時的死對頭是軍人理論家石原莞爾。石原莞爾在戰後東京審判時表示,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日本戰犯,都媚於權力,當時擁有強大勢力的人,都是造美夢的人。石原莞爾認為東條英機是「既沒有思想,也沒有意見的軍人」,日本就是由這些人主導,發動侵略世界的大戰。

而中國就是在日本戰爭機器開動下,無辜的軍事暴力受害者。台灣在二戰前長期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強迫所有台灣人改日本名字、說日文,成為二等公民。如果不是日本戰敗,台灣過了一代人後,就會同化成為沖繩那樣,成為日本的一個地區。日本的帝國夢想實現,中國國族消亡。

我很有興趣知道,提出「1900 年至 45 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命題的人,是否要俯首甘為亡國奴呢?有些原則底線問題,不應有討論空間,正如我們不會去討論「強姦、殺人是否利大於弊」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