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時,各區有很多米舖,大木米桶盛載滿滿的白米,插一長木牌說明米之名及來源地,例如馬霸沾米、元朗絲苗和暹羅白米等等,那時買米叫糴(音笛)米,有錢人每次叫米舖送一大麻包( 麻包面有一藍線,稱為藍線米,一百六十五斤 ),中產叫五十斤,熟客可賒數月尾結帳,窮人只可有錢才去米舖買少量或買些較平的「米碌( 加工時輾碎的米粒 )」,米舖用報紙造的紙袋包米給客人,所以那時形容窮人為「用報紙糴米」。
舖頭當眼處還有橫額寫明「無沙白米」,因米穀在收割時夾雜了沙粒和在打去穀殼時留下米糠,米行( 當時一般在上環三角碼頭一帶 )要用一部「攪沙風機」,把米中的沙粒和米糠分離,才可出售。當然,有些無良商人在米加幼沙粒增加其重量。
當年特地去請教一些米店前輩,他們說加幼沙粒在米是始於日本人佔領香港期間日軍的惡行,因很多貨船被擊沉,糧倉無法運至香港,糧食缺乏,日軍控制所有米和糧食,在各區設置米糧配給站,最初每人每天獲配六両四錢米,後減至三両三錢,很多米更加了沙粒以增加其重量,當時因不夠吃及後來只派糯米,糯米不能天天吃,靈活的香港居民便發明了「神仙糕」來頂肚餓,把糯米煮成糊狀稀粥,慢慢散熱變成糕狀後,切成一塊塊,用水加油炸或煮來吃,一斤糯米可煮出十斤「神仙糕」。
日本人最後不派米,強迫港人回鄉或餓死街頭,導致佔領三年零八個月期間香港人口下降了七成。
何 明 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