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和 味 龍

和 味 龍

        龍蝨學名Dytiscidae,亦可寫作龍虱),俗稱和味龍水龜子,由於形似蟑螂粵語又稱水甴曱。生活于田野、水溝、小溪等水體中,屬水生昆蟲。為甲蟲的一種,隸屬於鞘翅目之下的肉食亞目。1758 年林奈(Linnaeus)第一次命名個體為 Dytiscus marginalis,至 1817 年始有 龍蝨科(Dytiscidae)之名。
        龍蝨成蟲呈長卵流線形,扁平,光滑,背面拱起,後足扁平剛毛發達。觸角為絲狀,共 11 節,下顎的觸鬚較短。常見個體大小為 10 至 20 毫米,部分物種身長可達 35 毫米以上 。
        龍蝨的成蟲和幼蟲均以肉食性為主,喜食水中昆蟲、孑孓、小魚、蝌蚪等,部分亦屬植食性和腐食性。成蟲具有很強的趨光性。當牠們見到燈光時便飛向高空,趨向光源。 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七七》:「龍蝨生水中,外甲殼而內軟翅,似金龜蟲,也能略飛」。
        龍蝨成蟲味道鮮美,陳懋仁《泉南雜誌》載:「龍蝨,如牛糞上蟲,似黑而薄,劈食之,小有風味」。屠本畯《閩中海錯疏·介部》亦載:「龍蝨,似螥蜋而小,黑色,兩翅六足,秋月暴風起,從海上飛來,落水田或池塘,海濱人撈取,油鹽製藏珍之」。同時亦具藥用價值,是中藥材的一種,中藥名為水龜子。具有養顏活血,強身健體之功效,被譽為「水中人參」。
        目前市場中的龍蝨來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資源,由於水域污染和人為濫捕,故數量日漸減少。
        龍虱的食法多樣,其中最出名的是「和味龍虱」。 據食家介紹,和味龍虱的制法不復雜,只要將鮮活龍虱用沸水浸泡片刻,讓它排屎去汙,再用油鹽調勻,醃一段時間,待龍虱「入味」,然後隔水蒸熟即成。 至於街上小販出售的和味龍虱,其做法就更簡單了。 小販往往把龍虱生捕下來或購買回來,以滾水灼熟,調過了味,瀝幹了水,然後用油炒一下,便拿上街販賣了。 一碟和味龍虱擺上桌,未吃過的人往往不敢動手,嗜食者則垂涎欲滴。龍虱美味,吃法卻頗有講究,首先要把它背上的兩只硬翅膀剝去,然後,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旋動它的頭部,去除其腸肚。 不懂的人在擰龍虱頭時用力過猛,一下把線狀物扯斷,腸肚還留在體內,吃下去便有點兒異味。
        龍虱還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用龍虱 20 只、淮山 50 克、瘦肉 250 克、紅棗 5 粒、生薑少許煲龍虱淮山瘦肉湯,對腰膝乏力和尿頻者均有功效。
        龍虱有滋陰補腎功效,大凡賢氣虧損、疳積、高血壓、肥胖症、腎炎...... 吃了它,都會好轉。 龍虱通常有兩種吃法:和味龍虱和椒鹽龍虱。 前者用沸水灼一下,停火浸泡片刻,讓龍虱排清屎尿,然後用油鹽香料調味,把它醃漬一陣,入味之後隔水蒸熟;後者是灼後油炸,再拌上花椒鹽。 前者味厚,後者香口。 街上的小販製作更簡單,把龍虱灼過,調味,瀝幹水,用油炒一下便成。
 

2 則留言:

  1. 細個果時都曾食過和味龍,覺得好好味;但現在要再試的話,就會有點猶疑啦!
    唔知係咪年紀大咗,膽量反以細咗,哈哈!

    回覆刪除
  2. 現在大個女唔食啦,比孫見識吓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