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音
南音,是用廣府話說唱的曲藝,與粵謳、龍舟、木魚、板眼等一樣,都是廣東地方歌謠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曾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二十世紀初期,南音是香港流行的娛樂,當時的演唱者多為失明藝人,他們以說故事的方式彈唱,一般用古箏、椰胡來伴奏,並手打拍板敲擊節拍,歌詞內容大多反映社會下層的生活困境。現時,南音的唱腔曲調多融入粵劇、粵曲中,成為其中的演唱元素。
(2) 宗族春秋二祭
新界宗族視祭祖活動為村族大事,每逢春分及或秋分,或農曆四月及九月,宗族成員或聚集祠堂祭祀列祖,或前往山頭拜祭先祖墓地,以表孝道,慎終追遠。
新界宗族春秋二祭傳統已有數百年歷史,部分本地宗族至今仍然保留「食山頭」和「分豬肉」的習俗,以及使用圍頭話進行祭祀儀式。
春秋二祭是宗族社會中的重要傳統,也是年輕族人重新確認宗族成員身份的機會,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意義。
(3) 香港天后誕
自清中葉以來,香港各區天后廟一直都是天后信仰的宗教活動場所,信眾透過天后廟的祭祀活動,發揮團結鄉民與漁民群體的作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或在另外選定的日子裡,香港各社區會舉行天后誕慶祝天后生日,由地方值理會籌辦神功戲及交換花炮活動,有些地方更會舉行海上或陸上巡遊。
(4) 中秋節-薄扶林舞火龍
每逢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薄扶林村均組織舞火龍活動。數十名健兒舞動火龍,在街巷巡遊,祈求合境平安。巡遊後,火龍在名為「龍歸滄海」的儀式中被投進瀑布灣,代表活動的終結。此活動的各環節包括火龍紮作、火龍開光、舞火龍以至送火龍等,均由社區成員參與,發揮着凝聚社區的功能。
(5) 正一道士傳統
香港的道教信仰和儀式大致可分為「正一」和「全真」兩個派別,香港的「正一」道士傳統,又分為新界和市區兩個體系,而傳承「正一」科儀的道士,俗稱喃嘸先生。
新界的喃嘸先生源自明清時期東莞和新安地區,他們活躍於圍頭鄉村間,為村民主持各種齋醮功德法事,例如神誕、太平清醮、開光、超度先人等。
市區的喃嘸先生,以繼承民國時期廣州市道館的道士傳統為主,科儀分青壇和黃壇兩類,青壇指紅事儀式,黃壇指白事儀式,他們現時主要以殯儀館白事為主業,受聘主持超幽法事。
(6) 食盆
新界鄉村烹調盆菜的傳統已有數百年歷史,於祭祀、打醮、婚嫁、添丁「點燈」、祠堂開光等場合,多以盆菜饗客,稱為「食盆」,族人圍坐而食,象徵團結。
盆菜是新界鄉村保存至今的一項獨特飲食文化,不但起着維繫族群的作用,而且在人生禮儀活動中也具有確認宗族成員身份的意義。
港式奶茶俗稱「絲襪奶茶」,由調配茶葉、煲茶、撞茶、焗茶、撞奶等步驟炮製而成,深受香港人歡迎。
百多年前,英國人把英式奶茶帶到香港,香港人便從材料、茶具和沖製方法入手,將奶茶本地化後帶到街頭巷尾,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飲品。
港式奶茶製作技藝反映了中西飲食文化在香港的交融與發展,也反映出本地市民的生活和飲食文化的面貌。
(8) 紮作技藝
紮作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手藝,在香港傳統民俗中扮演重要角色,承載了不同族群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社會和文化價值。透過師傅的一雙巧手,運用「紮」的技巧、「畫」的筆功,便可將簡單的材料如竹篾、紗紙、色紙、絹布等,製作成各色各樣的紮作品。
香港至今仍然保留在傳統節日慶典和宗教儀式中使用紮作的習俗,或作酬神、裝飾、表演助興之用,或於喪葬禮俗中用作供奉先人,常見的製成品包括花炮、大士王、花燈、龍、獅、麒麟及紙祭品等。
(9) 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
這個項目專指長衫(男女裝) 和裙褂的製作技藝。
長衫於1920年代在上海流行,並迅速在香港普及。隨着戰後大量上海及廣東裁縫師傅來港執業與授徒,不斷優化縫製技術,並融合東西方的設計,逐漸孕育出香港獨特的長衫風格。
新娘穿着裙褂作禮服出嫁,於1930年代開始興起。1960至1970年代,是裙褂的全盛時期。裙褂圖案以龍鳳為主,傳統是以人手製造,視乎布料上的刺繡圖案和密度,可分為褂皇、褂后、五福褂「福、祿、壽、喜、財」等。
(10) 戲棚搭建技藝
地方籌辦神誕、太平清醮或盂蘭勝會時,通常會蓋搭臨時戲棚上演「神功戲」,或作宗教活動場所。
戲棚主要由竹、杉構成樑柱及框架,外蓋鋅鐵片遮陰擋雨。戲棚具備隨建隨拆及因地制宜的靈活性,搭棚師傅根據不同場地的地形、大小、觀眾人數多寡,可搭建出容納少至百餘、多至數千觀眾的戲棚,體現了傳統的建築智慧。
搭建戲棚工藝,在新界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時至今日,香港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傳統的戲棚工藝,可說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