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人知道乜嘢係《馬牌》?
香港賽馬會(“馬會”)通過不同類型的馬牌證章,授予權限給不同的人士,進入快活谷馬場及沙田馬場不同區域。
在兩個馬場賽馬日或指定的活動,例如試閘早餐, 通常都應當顯著地配帶馬牌。董事馬牌,名譽董事馬牌,遴選會員馬牌,當值遴選會員馬牌,馬主馬牌,會員馬牌,賽馬俱樂部會員馬牌,練馬師馬牌,助理練馬師馬牌,騎師馬牌,賽季來賓馬牌,記者證和不同類型的馬會幹事馬牌,以上都是金屬馬牌。
來賓馬牌(董事來賓或會員來賓),工作人員馬牌,遊客馬牌,與及為忘帶鐵牌入場之遴選會員,馬主,會員之臨時馬牌。
除了董事馬牌,名譽董事馬牌,當值遴選會員馬牌,練馬師馬牌,助理練馬師馬牌,馬會幹事馬牌,所有金屬馬牌都在馬季開始前每年發放一次。
在過去,所有進入兩個馬場公眾席(和快活谷馬場中場席)的人士, 在支付規定的入場費後都得到紙牌。但這種措施已經取消。
舊日,每位會員都獲發一個護照大小的 “來賓入場證章記錄卡” 小冊子,以便每次賽馬前可購買 2 枚來賓馬牌,價格是每枚 50 港元。由於入場觀賽名額有限,會員來賓很珍惜獲得來賓馬牌之機會,通常會穿著整齊隆重,並在賽馬結束後珍藏來賓馬牌留念。
會員馬牌在不同的時代經歷了不同的設計。二次大戰後至 70 年代初,會員的不可轉讓馬牌附有吊繩以便掛在衣領,而會員配偶的可轉讓馬牌背後附有襟針。70 年代初始,配偶的可轉讓馬牌也有吊繩,以適合女性配帶於時尚衣裝的靈活性。
20 世紀 7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期,賽馬仍然由男性會員主導,一對會員馬牌都是相同的設計,無論男性或女性會員, 主馬牌都比配偶的可轉讓馬牌為大。
配偶的可轉讓馬牌附有橫條,以突顯會員的地位,因沒有橫條的鐵牌表示持有人是主牌會員。為說明這一點,一個男會員所持的是沒橫條的較大鐵牌,而他配偶所持的是有橫條的較小鐵牌。女會員所持的是沒橫條的較小鐵牌,而她配偶所持的是有橫條的較大鐵牌。
如今,所有會員(無論男性或女性)所持的都是沒橫條的較大鐵牌,而他/她配偶所持的是有橫條的可轉讓的較小鐵牌。
每個馬季,每個會員(和馬主)獲發一枚不可轉讓的鐵牌,連同一枚可轉讓的鐵牌。然而,每位遴選會員和名譽遴選會員獲發一枚不可轉讓的鐵牌,連同 2 枚可轉讓的鐵牌。
很多會員曾經熱衷於收集馬牌。往昔於賽馬舉行時,會員/馬主/遴選會員均配帶不同馬牌為榮,以識別不同會員階級身份而感到自豪。
發放馬牌第一天,許多熱情的會員在體育路馬會總部排隊,準備領取馬牌,及興高采烈互相比較各自馬牌上刻的幸運數字,俱是有趣之回憶。
90 年代末,馬會開始把會員號碼刻在鐵牌後, 以避免會員間不必要的糾紛和爭執。除非會員選擇親身領取馬牌及泊車證,否則都以香港郵政服務派遞。
90 年代初,特別是二戰之後到 80 年代中期之前,結識到馬會會員都可引發自豪感和象徵有特權。
皆因公眾席經常滿座而使馬迷錯失入場機會。分隔公眾席的欄杆亦遠遠高於跑道,人群擠滿了公眾席圍欄在一定程度上封鎖了觀看比賽的視野。恰恰相反的是,會員席寬敞,圍欄只略高於跑道,觀看比賽明顯是會員輕鬆的享受。
所有途程的賽事馬匹均須近欄步行或小跑經過會員席;但快活谷 1650,1800 和 2230 米的賽事馬匹才須經過公眾席馳往起跑點閘廂。而公眾席馬迷根本就無法踴至沙圈近距離觀看馬匹。這更特顯在會員席觀看比賽的優越感。
馬牌就無啦。不過入場睇馬迷一陣湧去沙圈,一陣又湧返公眾席,十分有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