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三 人 行

        善惡一念,生死一線,逼仄空間,鹿死誰手。執迷不悟犯錯的警察,自以為是失誤的醫生,將所有人玩弄於鼓掌之間的非典型悍匪。每個人都會犯錯,用謊言掩蓋錯誤?一個謊言可能需要用一百個謊言甚至更多的謊言去彌補,一步錯步步錯。杜琪峯的電影最精彩的始終是匪,引經據典擅長心理戰、方寸之地顛倒眾生的悍匪鍾漢良自不必說,著墨不多一句台詞都沒有的大哥大謝天華也是大寫加粗的酷。多說一句,杜導講故事的方式比較特別,不太喜歡平鋪直敘,友情提示,一定要多留意影片中的電視新聞。
        難得的全程無尿點國產影片。每一分鐘都扣人心弦,每一個情節都有鋪墊,首尾呼應,高潮迭起。杜琪峰寶刀未老再創警匪片新視角新高度。趙、古表現中上意料之中,鐘的表現驚艷。主題曲是點睛之筆,道破《三人行》寓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錯了就錯了,莫要偏執。
        農夫與雞的故事,是匪徒對醫生說的,他的意思是不能憑著那種歸納,慣性思考去相信警察,他知道警察也不是好人,做手術開刀表面是要救他,其實就是為了殺掉他。他知道警察表面上救他主要是為什麼,同時他也是告訴古天樂,我不是傻子。
        我們知道警察雖然順便想通過他找同夥,但古天樂明顯此時第一目的就是作偽證讓他背鍋,而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完成偽證之後滅口。所以他絕不願意做手術去冒極大風險。
        鯨魚群的故事是匪徒對家庭圓滿的監護警察說的,這是一個雙重暗喻,一個是指明和諷刺這些警察為了保阿昇而集體犯法,第二個也是給觀眾說的,表明鍾漢良的同伴在之後也會來這個危險之地試圖救他。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顏 值 重 要 嗎?

        長得好看,是真的有用,不要整天說什麼外表不重要。靠美貌獲得好處並不可恥,靠智商獲得好處更是可敬。張無忌的媽媽曾說過: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其實不是美女會騙人,而是男人面對陌生美女搭訕,智商馬上降到最低點,就算是破綻百出的謊言,也會就範。
        但我多數時候見的是 -- 人醜心地差,人美心地好,不見得美人比較容易騙人,只可以說,其實美人醜人也會騙人。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救急不救窮。
        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建基於第一印象,前者給人邋遢的感覺,容易被懷疑借同情心去騙錢;相反,後者給人清新的感覺,更容易建立彼此的信任。我不完全認為借到錢是臉容的關係,我認為借到錢是給人感覺的關係。即使沒有漂亮的臉蛋,也請不要成為邋遢的那一個。只要給別人舒服的感覺,借到錢的機會就提高很多。

御 龍 吟

紅顏薄命,哎....!香消玉殞,
每每想起,
還是很不好受的。
或許,
你本不屬於凡塵......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憑 甚 麼?

        南海仲裁結果,讓我以為自己仍身處 200 年前的清末,列強開會討論中國領土主權誰屬,然後把這裏那裏判給誰誰誰,他們真的把自己當成八國聯軍了。
        就像有人闖進你家後園指指點點:這棵芒果樹是張三的,那棵荔枝樹是李四的……完全當你這屋主無到。難怪中國惱火了,中國人惱火了。
        謙讓不是畏懼,客氣只屬禮數,我們不玩美國那種霸權,也不等於要任人宰割、仰人鼻息。
        海牙國際法庭五名審理南海仲裁案的法官,讓我們見識到西方的法治是甚麼一回事。仲裁庭五名仲裁員中,除了一人是由菲律賓指派,其餘四人皆由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柳井俊二任命。這位柳井法官是日本右翼鷹派代表人物,也是日揆安倍晉三修憲的得力助手,這樣的仲裁組合,就等如叫倒梁陣營的人一起仲裁梁特首功過,你道結果會如何?
        南海裁決出爐後,日本外相呼籲中國服從裁決,我倒想問問,2014 年海牙國際法庭也裁定了日本捕殺鯨魚是不合法,為甚麼今時今日日本的捕鯨船仍然四出游弋,照殺如儀?
        至於美國對仲裁就更無話語權了,1986 年海牙國際法庭裁定列根政府暗中支持尼加拉瓜右翼游擊隊,違反國際法,要求美國立即停止針對尼加拉瓜的非法軍事行動並支付賠償金,美國政府睬你都傻,不單對裁決拒絕接受,更反枱離場,從此退出國際法庭。
        當主事者都不依遊戲規則,大家憑甚麼要中國循規蹈矩?

多 一 點 與 少 一 點

        男人一旦和女人同住,最大的衝突,是男人認為要改善居住環境,最好的方法是少一點東西,女人則相反,她們總認為多一點東西,生活會更快樂。
        男人是對住一部機器就可以滿足的生物,電腦、電視、手機,總之你給他很多很多時間靜靜與機器共處,他就不會有甚麼投訴,你給他做飯,他三扒兩撥吃飽就算,食不知其味。
        但是,你如果不讓他玩機,他容易變得暴躁,因為他覺得自己連那麼一點自由也沒有,生存都只是為了別人而服務,是很悲哀的。
        在男人玩機的時候,女人若問他:周末不如去買張新椅子?你說家裏插哪種花好些?不如我們煮燭光晚餐?女人無時無刻都在思索為家中添置甚麼好,總想多做點事去促進感情,但這些對男人來說,都是多餘的,他覺得女人甚麼都不買就最好,不然家中每一個角落遲早都會被她的東西佔據,他只能靠邊站了。
        但女人的付出,也不是沒條件的,總要他心懷感激,日後加倍奉還,這對他來說,無非是自找麻煩而已。


        鄭 梓 靈

海 傍 陳 記

  「本店是一間平民小店,並非五星級酒店,而且人手不足,如貴客要求過高,諸多挑剔,需要極周到服務,恕本店未能達到閣下要求。本店用心製作食物需時,請耐心等候。希望大家都能以禮相待,互相尊重。多謝!」
  這張「溫馨提示」一直張貼在西環爹核士街「海傍陳記」幾個當眼處,說實話,遇到有些店子規矩多多,感覺始終有點異樣,但好好醜醜都會吃一次,若果不外如是,使鬼幫襯你!若果再加上服務差勁,眼睛生在額頭上,真的想問一句:「憑甚麼?」
  海傍陳記的裝潢屬於現代版的懷舊,眾多告示貼得整齊不礙眼,年來一再光顧不因此店有性格,而在於味道真的不錯,況且它的性格並不張狂,服務其實相當得體,吃得相當舒服。

        
梁 家 權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暗 香 浮 動

        買了一紮薑花帶回家去,插在花瓶中。起初只有尖尖的花蕾,幾個小時之後,忽然聞到花香,一看,花開了。
        薑花開起來速度極快,花蕾往上竄起,潔白的花朵就在頂端打開了,然後一朵朵向四面散去,姿態嬌美不輸蘭花,香氣隨風在室內浮動,走到哪裏都暗暗跟隨,香味剔透,似有還無,惹人憐愛。
        這也是夏天的一種嗅覺記憶,每次聞到薑花香,會想起許多故人往事,跟那香味一樣,隱隱約約,似有還無,黏附在暗香浮動中。

        
李 純 恩

可 免 則 免

      「買來有甚麼用呢?」我跟拿着一個藝術小擺設的朋友說 .... 店主即時怒睥我,並曉以大義:「小姐,不是甚麼都要有用的。」在人家的店裏,說這樣的話,抵鬧!
        只怪我為人實際,思想出世。所謂的「用」,不單是指有沒有實際用途,我常覺得,一切都不過是身外物吧了,於人生無用,不必囤積太多。遇到,欣賞過,那刻的愉悅已足夠,不一定要買,反正置於家裏某個角落,轉眼就忘了它的存在。那不如閒時到人家店舖看看摸摸算數,也沒有很大分別。
        生活還未至於是 Minimalism,只是雜念、雜物,可免則免。



         Esther Wong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今 天 做 什 麼

旅 途 中 的 即 興

人人都是表演者
角度自己調
😁 很棒👍👍

「識 保」內 在 美

        物以類聚,才能成為朋友,一班朋友都是「惜食」主義者,大家都知道不應浪費食物,所以每次飯聚,自然會是能吃得多少,便點多少餸菜,有食剩的,便打包回家。
        到朋友家中相聚,大家都會在用餐時,盡量避免要更換碗碟,毋須喝湯一個碗,吃飯時又換一個碗。吃西式時可用一個湯碟喝完湯後吃沙律,吃完沙律後便用來吃主菜等,這種用一個碟子便可以的過程,大家都吃得很開心,人家負責洗碗碟的也容易快捷多了,且更是能省水不少。
        曾在外國一間餐廳,用晚膳時,遇到這樣的設計 -- 每張餐桌上,都有一個小牌,牌子上,寫下了溫馨的提示,請客人如有需要更換碟子的,便把牌子翻到另一邊,服務員便會來替你更換,鼓勵大家一起支持環保。
        用中餐時,常遇到服務員經常替客人更換碗碟的服務,有時只是有少許東西在上面,也會被更換掉,客人們都沒注意到,或不在意這是否有需要。若只在有需要時才更換,我想每枱至少可以少換兩、三次,可以省下不少水、或電力去處理,更可以減少排污。像那間西餐廳一樣,中餐廳也都可以做到的。我們與家人或朋友出外用膳,都已習慣了主動地避免更換不必要的碗碟,大家除了「惜食」也「識保」(環保)。
        孩子「吃得有營」會身體好,令孩子也學懂「惜食」、「識保」,還會有內在美。


         張 嘉 雯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今 天 還

        最近發生幾件不幸的事,令人慨嘆人生無常,命途難料!大多數人,都在毫無準備下,離開這個世界,總是帶著遺憾地離開。可以想像,當我們離世一刻,很可能都會想到一些未了的心願、一些未曾說出的感謝或道歉、一些應說而未說的話。
        這些遺憾或許就是佛家所謂的「孽」。有一位哲學家的墓碑上寫著「此生無憾」,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幸福。
        要做到「此生無憾」,難矣!不若活在當下,該做能做的便做該說能說的便說,今天的「孽」今天清還,明天自有明天的「孽」。不知最後能否無憾,但,起碼每晚睡前心安,也是幸福。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差 D 撞 飛

       回家途中,有幾名青少年在巴士站附近,進行道別儀式。
       其中一名眼鏡少女叮囑友人:“ 你返去小心啲啊!”
       說罷朝著我正面行駛,差一點我們會撞飛反艇,好在我拉一拉手掣,一個飄移鏟上坑渠蓋,避開左。
       然後我對她說:“ 你自己小心啲先啦!”

...
       但事實上,當時我並沒有這樣說。
       因為......我要留番喺呢度同佢講:“ 你自己小心啲先啦!& # % @!”

更 能 消 幾 番 風 雨

更能消、幾番風雨。
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
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
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
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閒愁最苦。
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摸魚兒》,詞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本為歌詠捕魚的民歌,後用作詞牌。代表詞作有南宋詞人辛棄疾所作的《摸魚兒 · 更能消幾番風雨》等。

      《摸魚兒 · 更能消幾番風雨》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是一首憂時感世之作。上片描寫抒情主人公對春光的無限留戀和珍惜之情;下片以比喻手法反映全詞情調婉轉淒惻,柔中寓剛。詞中表層寫的是美女傷春、蛾眉遭妒,實際上是作者藉此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憤慨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之情。全詞託物起興,借古傷今,融身世之悲和家國之痛於一爐,沉鬱頓挫,寄託遙深。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泰 國 彩 繪























離 開 鍵 盤 一 下

       「不可動怒,離開鍵盤一下。」(No road rage ; walk away from the keyboard)。出自《紐約時報》公眾編輯 Margaret Sullivan 的文章,她縱橫新聞界 30 多年,同時亦在優秀記者的搖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講學。她在最後一課,向學生總結新聞寫作幾大重點,編首句語出自其中有關社交網站的第一個重點,令人深思。
        美語「road rage」,形容在路上開車的司機,被前車阻擋時會忽然心火盛,大力響按者有之,越綫爬頭者有之,怒撞前車者有之,反正一發怒就會出事。
        這個比喻十分巧妙,司機與網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心急」。社交媒體上,不少人的確很衝動,等一秒也嫌多,做了再想,以為上載了的文章可以編輯、可以刪除。但實際上,上載了的文章是已出之物,可能已經被人截圖、分享,當然收不回來。所以,她開宗明義,叫大家動怒時行開一下,以免後悔。
        她的建議還包括:發現錯誤時,主動承認及更正。保持克制,因為文章一旦上載,等於永久向全世界公布。轉發連結網站時,請先看清楚連結的內容,才按鍵發送。
        這些建議,即使不在社交媒體,在夫妻、朋友之間,同樣啱用。激動又心急之時,一衝動就會說錯話。停一停,想清楚,可免他朝後悔。


        張 宏 艷

蒙 古 那 達 慕 大 會

那達慕蒙古語ᠨᠠᠭᠠᠳᠤᠮ,轉寫:naγadum西里爾字母Наадам

        那達慕,意為「遊戲」或「娛樂」,為蒙古族一年一度的傳統體能運動競技節日,從傳統宗教儀式「敖包塔克勒根」(敖包祭拜)發展而來,一般於每年 7 月至 8 月間舉行。過去只會在蒙古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蒙古族自治地區等地舉行,而北京哈爾濱等大城市亦會有蒙古人舉辦那達慕大會。
                成吉思汗於 1206 年統一蒙古後,除舉行首領大會制定法律等事宜外,每年於 7 月至 8 月草原水草豐美之時舉行忽里勒台聚會,在會上進行搏克射箭或者賽馬的其中一種競賽。最早記載那達慕活動的是銘刻在崖上的《 成吉思汗石文 》。據其記載,成吉思汗於 1206 年為紀念對花剌子模的征服,在布哈蘇齊舉行了一次那達慕大會,會上進行了射箭競技。在這次比賽中,成吉思汗的侄子葉松海洪霍都爾在 335 外射中目標。13 世紀成書的《 蒙古秘史 》亦多處提到射箭的比賽場面。後來蒙古帝國將摔跤、射箭、賽馬定為「男子三藝」,要求每位蒙古族男子都必須操習。
                清朝時期,那達慕已發展成為官方組織的定期活動,其規模、形式及內容均有所成長,當時各蒙古族王公的蘇木均定期自行組織那達慕。
        達慕大會一直是蒙古族王公、貴族牧主及富商的活動。1949 年後正式開放予蒙古族平民,同時這個節日亦促進了物資交流及文化科學知識的融合
        早期各部落舉辦那達慕大會時只會挑選男兒三藝:摔跤、射箭、賽馬的其中一種作競賽,同時還要在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焚香點燈,唸經頌佛,祈求神靈保祐。現時那達慕大會比賽已加入其他民族傳統項目,例如賽布魯套馬蒙古象棋等,而部分地方更會引進現代的運動項目,例如田徑排球籃球等。
        那達慕大會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過去,漢族回族達斡爾族人都會身穿節日盛裝出席。而近代,大會中有蒙古長調馬頭琴的文藝晚會,亦有、歌舞、影視放映、推廣科技、帕日吉沙塔爾寶根·吉日格吉日格,現時的那達慕大會被包裝成一項旅遊項目
        現行規模最大的那達慕是蒙古國舉行的國慶伊赫那達慕大會,首屆國慶伊赫那達慕大會於 1921 年在阿拉坦布拉格 Tesregtolgoi 廣場舉行,由蘇赫·巴托爾主持召開。每年 7 月 11 日至 7 月 13 日在首都烏蘭巴托舉行,由蒙古國國慶那達慕委員會統籌舉辦。每年 7 月 11 日,烏蘭巴托會舉行盛大開幕儀式,其後舉行 3 項競技比賽。其中賽馬射箭也對女選手開放參加。摔跤比賽勝出者被人們公認為強壯、聰穎、鶴立雞群和衷心於傳統文化;射箭比賽勝出者被人們公認為堅毅、有耐性;賽馬比賽中勝出的騎手(通常是小孩兒),被讚賞為速度快和萬人之首。5 匹在比賽中勝出的馬將會被灑馬奶酒及以詩詞音樂讚頌。
        在蒙古國內蒙古各地區,每年 7 月至 8 月間也會舉行規模不等、各自獨立的那達慕大會。俄羅斯圖瓦共和國也會在每年 8 月 15 日舉行那達慕大會。在內蒙古地區的那達慕大會上,女子也可以參加摔跤比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MoUADMeYc
( 貓 Sir:參加那達慕大會,是我兒時的夢想,直至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