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土 製 手 藝》

  香港過去有很多手工藝,成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朋友,應該有不少記憶。我童年住過九龍老區,印象最深的手工藝店,就是當年總有一家在左近的紙紮鋪。老實講,我是經常幫襯的。大吉利是!不,你有所不知,這些紙紮鋪是混合式商店,除了賣紙祭品、元寶、蠟燭、香之外,主要還是賣文具。讀小學時有書法堂,我的毛筆、墨盒、九宮格練習簿,乃至 Copybook,都是在屋企樓下的紙紮鋪買的。當然,我也買紙紮產品,中秋節前才有得賣,就是伴我成長的兔仔、坦克車和嫦娥燈籠。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我的童年還未有胡迪、Elsa 公主燈籠,大家可猜出我年齡嗎?(一笑)
  翻起《土製手藝》這本書,《紙祭品》的一章,插畫師用黑色筆調來描寫紙紮公仔的意境,老實講,這跟我的回憶不太一樣,因為我對這些東西沒有靈異的感覺。那位紙紮鋪老闆兼產品設計師,是一位很愛說笑的老人家,他不是紙祭品工藝師傅,他是以件工形式僱用不同師傅做的,接單後,師傅到時到候就在鋪頭門口開工。當年很有街坊情,沒有人投訴阻街。我們放學見到,就不期然在旁圍觀,想起來,這是一堂又一堂的文化遺產課程,你既目睹師傅的精湛手藝,問紙紮鋪老闆,他又毫不避忌的給你說幾句。當然,媽媽在場就煞風景了,一句「仲唔返去做功課!」,不但嚇到我馬上跑回家,多年之後,這句香港幾代人都聽慣聽熟的口令,不知令我做過幾多場噩夢!之所以話,香港保育工作做得不好,香港教育更加差強人意,從「仲唔返去做功課!」這一句可以找出問題根源。
  到讀大學時,街坊形式的紙紮鋪已所餘無幾,有一次,搞學生報的師兄去西環訪問做元宵燈飾的老師傅,我記得是在斜路的一條橫街,據聞師傅好出名,經常上電視,於是跟大隊去見識見識。詳情已差不多忘記了,只記得老師傅前後講了兩、三次︰「唉,依家搵唔到人學師囉,我走咗,呢度就無人做啦。」今天行過那條街,紙紮鋪已無影無蹤。老伯,你不必擔心,今時今日很多後生仔對傳統工藝有興趣,我們不會忘記香港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熱鬧的紙紮工藝年代。
  令我有點傷感的是書中《街頭修錶》一章,從前我返學、放學都會經過一檔街頭修理鐘表,修表匠是街坊,跟我和家人都有打招呼,在我從讀小學到中學的十多年時間,他看着我大,我也看着他老。他多少年來都是靜靜坐在那闊不過兩方呎的工作位上,陪他的是一份報章、一個原子粒收音機,我留意到他的表檔年年月月沒有變化,沒有新機械,也沒有隨俗的兼賣二手表。一個非常寡言而老實的街坊,變的是他的腰愈來愈彎,精神再不如我最初見到他時的集中,不時會打瞌睡。
  我曾經拿過表給他修理,都是手表入了水,又或者不知為甚麼停了,當我走近他的表檔,最搶眼球的不是那些如插畫師在書中所畫的形形色色修表工具,而是他擺在那窄窄修表工作枱頭的一張發黃的證件相片,看看就認得是這位修表匠的年輕照。其實他算得上眉清目秀,眼神充滿希望,對照我所了解現實生活,除了有一門手藝可供餬口外,他實在好像被封存這個幾呎乘幾呎的檔口內,長年沒有舒展過。也許,這就是幾十年前香港「發達容易,搵食艱難」的寫照。他有沒有家人?平時有沒有假期?他最開心是甚麼?沒有人知道,也沒有街坊特別談過他。
  我跟他最後的交談是「細路,聽日至嚟攞啦,要抹油,你第二日洗手要除咗隻表先至好呀!」,我只「哦、哦」應了兩聲,便先付修表費用。翌日急急腳要去踢波,拿回手表時,我只拋下一句「唔該!」就跟大班同學朝球場跑去。
  以上的故事可以寫篇散文,不過,原諒我讀書不多,才華又有限,今天有機會亦只可以寫出這幾筆。忽然有點憔悴,我想找找看看那隻表還在嗎?這本書,大家看一看,看有沒有勾起你回憶的昔日故事,這都是珍貴的,比你花時間看手機的儍新聞更有意思。

  記憶之中,我看過的書沒一本是由十七位作者合著的,不過,大家請記住他們的名字,每位都是為香港記錄漸趨式微傳統手工業的「土製」插畫師,有一天,他們的名字會成為香港 Icon!

         王 文 宇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自 信 絕 非 隨 便

  男人分兩種,一種不介意自己的女人衣着暴露,甚至鼓勵她賣弄性感,愈多人望,證明他的她愈吸引人,他就愈興奮。另一種男人相反,他們樂見其他女人衣着性感,卻絕不允許自己的女人被他人看蝕。
  認識一個男性朋友,暫且叫他做 H。H 一向迷戀女同事 Q,一直想追她。但是,某次公司活動後,H 告訴我,Q 與他想像的不一樣,他決定放棄她。原來,長周末公司租了隻遊艇,邀請員工出海。Q 熱愛水上運動,三點式上陣,成為全場焦點。
  我大惑不解,「三點式有罪?」
  「我不知道她是那麼隨便的人!」H 憤憤不平地說。
  「穿三點式就等於隨便?」我嚇了一跳。
  「你會穿三點式嗎?」他反問我。
  「視乎我對自己的身材有沒有自信。」我老老實實告訴他,「現在當然不會,但若是瘦十磅,我會。」
  女人衣着是否暴露,跟她是否輕浮、隨便無關,反而與她是否自信有關。女人若樣靚身材正,對自己的身材非常滿意,就跟練出六塊腹肌的男人一樣,天生麗質難自棄,總會找到各種各樣的機會賣弄身材。所以,Q 只是自信,最多是自戀,絕非隨便。
  「可是我不喜歡,穿那麼一點點布,整個下午,只要有別的男同事跟她聊天,或者望一望她,我就感覺不舒服,壓力真的很大。萬一她真的成為我女朋友,我會受不了。」
  問題不是出在 Q 的身上,問題在 H 身上。他的佔有慾太強烈,任何人,一旦成為他的女人,就連穿甚麼衣服的權利,都被剝奪。他放棄追 Q,我覺得是好事。

         高 慧 然

不 一 樣 的 “ 心 太 軟 ”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小 朋 友 和 小 動 物

我認為 -- 小朋友和小動物,帶給我們最多的樂趣、最多的歡笑。

        小朋友和小動物,其實有不少共通點,其中一個,是兩者都不喜歡洗澡。外國有網民製作了一段短片,展示了小朋友和小動物拒絕洗澡的八大方法,他們的方法都非常可愛,例如有小狗嘗試把水喉流出來的水盡量喝光,小貓盡力抓住身邊的雜物等 ....都令人不禁莞爾。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加 多 一 個 party 1218

    /\_¸_/\
   (=•_•=)


         加多一個 party 在 12 月 18 日 ( 星期日 ),南昌社區會堂 ~ 1:30 pm 至 5:30 pm,歡迎大家來玩!
 
最新節目表如下 --
  
27/11/2016 (星期日)   南   昌      社區會堂             下午 1:30 - 5:30
( 參加者可提早到場,12:00 - 1:30 由本區同學仔帶領跳舞。) 

18/12/2016 (星期日)   南   昌      社區會堂             下午 1:30 - 5:30
( 相同地點 11:00 am 至 1:00 pm 上課 ) 

24/12/2016 (星期六)   赤   柱      社區會堂             下午 2:00 - 9:00
慶祝聖誕扮靚靚 party,跳舞 + 大食會 + 幸運大抽獎
~ 門票已經售罄,多謝各位同學仔支持!~

25/12/2016 (星期日)   南   昌      社區會堂             下午 1:30 - 6:00
( 相同地點 10:00 am 至 1:00 pm 上課 )

26/12/2016 (星期一)   party 取消

31/12/2016 (星期六)   麗   閣      社區會堂             下午 1:00 - 5:00

火 鍋 文 化

        冷鋒一到,最啱約埋家人朋友,齊齊食個暖笠笠的火鍋。香港人鍾意打邊爐,是不分季節的,連夏天都要開冷氣刷一餐!其實以導熱鐵鍋,用水或湯烹煮食物的火鍋食法,不是香港獨家的!打邊爐就打得多,各地的火鍋文化,你又知幾多?

        火鍋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但最初人類的飲食文化,便有以火燒鍋,以水導熱,煮熟食物的烹調方法。

商周: 祭祀或慶典「鳴鐘列鼎」,將牛、羊肉等食材通通都放入鼎中,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後分食,是火鍋雛形。

秦漢:把雞肉、豬肉等放在沸水稍煮一下 ( 稱之為「濯」),與現代火鍋吃法相似。

三國:出現五熟釜,鍋內分為五格,用不同湯料涮煮食物,與今日的鴛鴦火鍋異曲同工。

唐朝:已有銅製暖鍋, 遼代初期契丹人已有吃涮羊肉的食法。

宋   :《山家清供》一書記載火鍋,將兔肉切薄片用料酒、醬油和花椒稍醃,用湯燒沸將肉片汆熟,蘸佐料而食。

元代:火鍋大為興盛,「生爨羊」即是現今涮羊肉的前身。

清朝:火鍋成了宮廷菜餚,乾隆曾經在乾清宮辦了 530 桌火鍋席以宴請宗室。
        火鍋的特色為邊煮邊吃,由於鍋本身具有保溫效果,因此吃的時候食物仍熱氣騰騰。典型的火鍋食材包括各種肉片、海鮮、蔬菜、豆製品、菌菇類、蛋類製品、丸子等,將其放入煮開的清水或高湯鍋底燙熟後食用。有些吃法還會蘸上調味料,更添風味。若以地方特色來分類,在中國各地和東亞地區亦發展出各種不同風味的火鍋:
   
【中國北方火鍋】
涮羊肉
相傳由蒙古軍隊發明,又稱為「蒙古火鍋」。吃法是將羊肉、蔬菜、豆腐等食材用清湯涮熟後,沾芝麻醬等調料食用。由於羊肉加熱易熟,所以用開水短時間的一涮即可。
東北火鍋
主材料為酸白菜與豬的五花肉,是滿洲地區民眾的家庭傳統菜餚。做法是使用生炭火的銅鍋,將酸白菜與高湯熬煮成鍋底,白肉下鍋涮熟,以麻油、生抽、蒜泥等食用。

【中國南方火鍋】
●川味火鍋
重慶火鍋以麻辣鮮香著稱,以牛骨、豬棒骨熬湯為主要原料,辣椒則使用較四川辣椒更辣的貴州指天椒,屬醬香味。重慶火鍋的主要菜品與北方火鍋差異非常大,主要以毛肚、黃喉、鴨腸、雞雜、豬腦、豬腰花、牛羊肉、黃鱔等為主。
【日式火鍋】
壽喜燒
以醬油、糖與味醂等煮成湯汁,再將牛肉與蔬菜放入煮熟,然後佐以生雞蛋、醬油和糖做成的蘸料食用。
涮涮鍋
以味噌與昆布高湯等為湯底,依個人喜好汆燙各種肉類與蔬菜食用。
相撲火鍋
將牛肉、魚肉、雞肉、豆製品、蔬菜、菇類等放在一個大鍋內燉煮,為相撲選手經常吃的一種高營養與大份量的餐食。
【韓式火鍋】
●部隊鍋
韓國料理與美國料理的混合菜。源於韓戰時期,由於物資短缺,住在美軍基地附近的居民以剩餘的香腸、火腿,加入辛辣的苦椒醬、甚至乳酪一起烹煮食用。
●神仙爐
朝鮮王朝宮廷料理中的火鍋,將肉類和蔬菜放入爐中煮製。

Slash

        本巿近年流行炒散,不少沒有只打一份工的年輕人蔚然成風,成為媒體寵兒,更有人援引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的自創新詞「Slash」(斜槓青年)來形容這群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年輕人……
        大概是時代和觀念的進步吧,十多年前我未大學畢業,早已是這群所謂斜槓青年的先驅代表,但那時候當然沒有任何注視與掌聲,甚至被人當作邪降青年——不少老闆長輩以至女友的父母都在懷疑,究竟我是不是中了甚麼邪降,才會在身邊同學紛紛跑去考研究院,考教育文憑方便出來教書的時候,同時做着補習老師、Freelance 撰稿、專欄作家、展場 Promoter、認知課程導師、拆櫃搬運、電台節目主持及電視台主持等不同範疇的雜七雜八工作……
        雖然叫做 Slash,但其實根本我就是 Flash,每天下課都像閃電俠那樣狂衝下山,跑遍港九去替人補習、上班或者採訪,連丁點餘暇都沒有……
        現在的 Slash 說他們不想打死一份工是因為他們希望保留多點自我,至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我呢,內心倒沒甚麼慢活或者文青的堂皇想法,當時不過是因為熱愛寫作,但寫作吃不到飯,所以就用各種工時短,但能換回最多薪酬回報的散工來維生,讓它們來支持自己繼續追夢繼續寫作……
        斜不斜槓其實根本沒甚麼新鮮偉大了不起,不過是一種無可奈何,或者自以為最適合的生存方式而已。十多年過去,我發現自己早已不再是青年,但邪降仍未消褪,我仍在做着各種不同工作,其他藝人以為我是個作家,作家們卻一直覺得我仍是個藝人……

        王 貽 興

纏 綿 不 盡

有家歸不得
( 記得開喇叭!)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石 硤 尾 邨 第 四 座

  昔日舊香港滿載濃厚的人情味,年輕一代可通過戲劇,細味當時的生活點滴,認識歷史。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戲劇《我們都是香港人之第四座》舞台劇,以全港第一個公共屋邨石硤尾邨為背景,讓九十後演員盧樂然踏上時光倒流的舞台,飾演七十年代的女孩,經歷當時的生活困苦,從而探索上一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承傳這份人情味。
  《我們都是香港人之第四座》,故事圍繞七十年代石硤尾邨第四座的四個家庭,其中一個貧困家庭講述重男輕女的父母令無心向學的兒子成才而拼搏的過程;另一家庭則講述年老婆婆獨力照顧正處於反叛期孫兒,雖然每個家庭各有一本難唸的「經」,但彼此守望相助,有深厚的鄰里情誼。
  在劇中兼任監製和演員的九十後學生盧樂然說:她今次在劇中飾演長女一角,由於家庭經濟拮据,因此需要努力工作掙錢供弟弟讀書,「雖然父母重男輕女,但仍疼惜、關顧自己,體驗親情可貴。」今次演出亦讓她回顧昔日香港的人情世態,「雖然當時居民的生活並不富裕,物質非常匱乏,但活得快樂,希望故事能產生共鳴,使香港人尋回一份同理心,以及感受當時親密的鄰舍關係。」

  該劇將於十二月一日至三日公演,以戲劇方式重演上一代的生活經歷,可讓年輕人親身感受長輩的所思所想,十分難得。

就 是 因 為 有 時 間

        有些事情,現在不去做,以後很有可能永遠也做不了。
        不是沒時間,就是因為有時間,你才會一拖再拖,放心讓它們擱在那裡,任憑風吹雨打,鋪上厚厚的灰塵。而你終將遺忘曾經想要做的事、想要說的話、想要抓住的理想。
        人應該趁著年輕,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製造些比夏天還溫暖的事,比春天還有生機的事。其它的,誰理會!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冬 日 三 寶

        除了打邊爐,香港的蛇羹、羊腩煲、臘味煲仔飯或糯米飯,堪稱為冬日三寶。吃完這三寶,一定渾身溫暖,不怕西北風吹襲。
        從前連鎖快餐店還未壟斷,街頭有很多小飯店在冬天賣煲仔飯,並在門口架起炭爐,炭香夾着飯焦香,令人垂涎。可惜現在煲仔飯已愈來愈少,西環永合成地方雖小,但相當雅潔,可一試,他們的蒸餸也巧手,我尤喜其魷魚肉餅。吃蛇羹,最講究是太史蛇羹,傳人李成生前在私房菜即以翅會蛇馳名。上環禧利街的蛇王林,獨沽一味賣蛇,湯底靚,堪稱全港最佳蛇羹。
        中國西北,一年四季都吃羊,廣東人只在冬天吃羊,這是符合天氣和水土的,且吃時多佐以生菜,減其火氣。現在流行是湯濃似汁的雙冬羊腩煲,個人卻喜歡清湯羊,往日的海南羊肉飯甚令人懷念。陸羽有一味功夫菜:拆燴羊頭蹄,甚有特色。


        劉 致 新

慕 尼 黑 啤 酒 節

        慕尼黑啤酒節(又稱「十月節」,德語Oktoberfest)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持續兩周(大概 16 天),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每年都有幾百萬人參加啤酒節,許多其他城市也效法慕尼黑舉辦「十月節」。
        香港從 1991 年起,也舉辦慶祝十月節活動,由馬可波羅酒店舉辦。( 今年過左喇,明年早 D 計劃,有時間最好去德國或者奧地利。)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流 浪 者 的 獨 白

雲在空中飄蕩,緩緩前進,
我隨者雲走,隨風前進,
悠蕩在大地。
我....我算什麼?
風中的冥靈?草裡的芒花?
天空啊!大地啊! 我什麼都不是!
我是你懷中被呵護的孩子。

曾經有過,才知道珍惜。
多關懷一下需要温暖的人,
   謝謝!
***

        唯有走過那個年代的我們,才能體會民歌的真與美,好想回到學生時代的單純美好,聽這首歌的日子,沒能體會,時隔 30 多年再聽,真是百感交集。充滿淒涼的憧憬,好聽又感動人心。經歷過,內心深處無盡的領悟。令人回味、令人懷念的校園民歌。

生 活 不 再 bad

「貓貓!我考下你丫,有一種棋 ~ 豬會俾馬騮食,馬騮會俾骷髏食....,你知唔知係乜嘢棋?」

「....『鬥瘦棋』!」

「有無搞錯!你份人咁認真,點會估到 D 咁爛既 gag 架?」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Kikusan

        癲那食乜好?CaCa 有新推介喇!看似係食日本菜,但其實呢間喺希慎廣場嘅 Kikusan 係食亞洲菜~ 可以食壽司  🍣 之餘,仲可以食口水雞、小籠包、擔擔麵、柚子沙律,一餐滿足晒佢同怪叔叔 N 個願望!初初都以為咩都有未必好食,但事實係好食到令人驚喜萬分!!😋 😋
        推介 Kikusan 卷 ( 海膽三文魚籽免治拖羅卷 )、辣勁十足嘅口水雞   🐔,仲有 tea time menu 先有嘅千層豬扒三文治! 🐷 🐽

廣 東 荷 塘

退 伍 軍 人

        我想 :-- 沒有當過兵的人,肯定覺得很可笑。我明白這種一起扛過槍的兄弟情,即便是在吃飯的時候,也會懷念以前在部隊一起吃苦的日子,這就是軍人,動作還在,這麼多年,都能保持得這麼好,當年訓練的確辛苦,向老兵致敬!
        這只是個回憶的儀式,鼓掌之後,坐下後,就隨便啦,就有說有笑啦。
        有一點無可爭議的是,中國從近代史以來,第一次真正的實現了富國強兵,在個人心目中 -- 國高於個人,民族高於個人,主權高於人權,有這種精神,就有這麼大的疆域,就有這麼強的國家。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搶 嘢 呀!




榴 蓮 的 生 長

        你見過榴蓮出世未?人稱 “ 水果之王 ” 的榴蓮,獨特的臭味以及果肉的香甜讓許多人又愛又恨,甚至飛機上以及某些飯店會禁止顧客攜帶榴蓮,它的獨特性可想而知;但你知道榴蓮是怎麼長大的嗎?每種植物水果都是從小小的種子發芽開始,那榴蓮又是如何變成這麼大的呢?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榴蓮的生長過程哦!

順 心 東 來

        從前在政府工作,同事當中,不論部門、年紀、性別、背景、身份,最大的共通點,就是都愛有事沒事、好事壞事,都借機大吃一頓。我沒有物慾,從不羨慕別人有靚衫靚鞋靚袋靚車靚錶靚首飾,偏偏就是過不了美食這一關,在這一點上,跟舊同事們,投契到不得了。
        記得一回,大伙兒光顧尖沙咀的東來順,包了一個房間,美食伴好酒,大吃大喝大笑了一整晚。那些快樂的笑聲和味道,至今忘不了。然而此情此景,可一不可再。事關高檔的東來順收費不菲,對當年初出茅廬的小女子來說,六、七百元一頓飯,實在肉赤。後來,它拿了米芝蓮,心忖肯定再加價,更加沒再回頭。
        許多年後的今天,終於跟它重逢。在銅鑼灣,遇見心思水準一樣,價錢卻更相宜的午市套餐。平均一百元一位,免加一,頭盤、主菜、麵點、甜點全包,分量多,賣相卻精緻企理。  
        一人套餐有滬式和粵式,幾十款組合配搭任揀。賽螃蟹春卷是一絕,醉雞嫩滑入味,肥牛梅菜包和薺菜雞肉燒賣也很有創意。但論煮功又要數鹽水鵝,爽而不肥。魚羹足料幼滑,燴牛尾夠入味,甜品的豌豆黃最難做,但甘甜味恰到好處。
        主食有年糕、湯麵、拉麵、拌麵、擔擔麵、炒飯及菜飯任選,吃罷飽點的小籠包、素菜包、餡餅還不夠的話,再添一個黃金大餅,新鮮上桌當然好吃,但實驗證明,打包翌日翻焗同樣香脆,才最難得。
        銅鑼灣 Midtown 二十樓,在寬敞舒適的環境下,訂一個憑窗的位置,居高臨下,放眼遠處的海景。悠悠閒閒耗上兩、三句鐘,寫寫文章。想起當年總是吃得很趕急的官方午膳飯局,或者晚上大伙兒浮一大白的飯聚,俱往矣。
        刻下這種位置、節奏和心境,才最不慍不火順心愜意。

        黃明樂
~《不愛搵食,只愛找吃。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水 晶 萬 花 筒

白 根 昌 和 作 品





燈 花 微 涼~筆 鋒 微 涼

蟬聲陪伴著行雲流浪
回憶開始後   安靜遙望遠方
荒草覆沒的古井枯塘
勻散一縷過往

 晨曦驚擾了陌上新桑
風捲起庭前落花   穿過迴廊
濃墨追逐著情緒流淌
染我素衣白裳


陽光微涼   琴弦微涼
風聲疏狂   人間倉皇
呼吸微涼   心事微涼
流年匆忙   對錯何妨

你在塵世中輾轉了千百年
卻只讓我看你   最後一眼
火光描摹容顏   燃盡了時間
別留我一人   孑然一身   凋零在夢境裡面

 螢火蟲願將夏夜遺忘
如果終究要揮別這段時光
裙袂不經意沾了荷香
從此墜入塵網

屐齒輕踩著燭焰搖晃
所有喧囂沉默   都描在畫上
從驚蟄一路走到霜降
淚水凝成詩行


燈花微涼   筆鋒微涼
難繪虛妄   難解惆悵
夢境微涼   情節微涼
迷離幻象   重疊憂傷


原來訣別是因為深藏眷戀
你用輪迴換我枕邊月圓
我願記憶停止在枯瘦指尖
隨繁花褪色   塵埃散落   漸漸地漸漸擱淺


多年之後   我又夢到那天
畫面遙遠   恍惚細雨綿綿


如果來生太遠   寄不到諾言
不如學著放下許多執念
以這斷句殘篇   向歲月弔唁
老去的當年   水色天邊   有誰將悲歡收殮


蟬聲陪伴著行雲流浪
回憶的遠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cLlwjK6GA

( 條片又試比 YouTube 刪左...
非我控制,無計。)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宮 水 神 社

     《你的名字》,會令人想起我的姓氏,戲名的確很老土,所以起初我連 trailer 也沒衝動看。後來聽聞《你的名字》在日本相當叫好叫座,才知原來這套新海誠的新動畫電影,是如此來勢洶洶,其票房累計已過 180 億日圓,打破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多部經典電影的票房紀錄!
        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沒看過新海誠之前的作品,畢竟他在普羅大眾的知名度不算高,何解這次新作突然爆出呢?我覺得出色畫功和故事題材是賣座的最大關鍵,細膩唯美的風景,與卡通人物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而且這是個青春的奇幻愛情故事,看看早前的台灣青春愛情電影不是也爆紅嗎?青春的愛情就是如此吸引好看,《你的名字》的故事還融合了奇幻元素與日本神學。
        在慧星接近地球的一個月,討厭鄉郊生活、嚮往東京都巿生活的女高中生,有天醒來真的成了東京帥哥,原來是兩個高中生交換了身體,男女交換身體也製造了一點笑位。二人交換身體、交換生活、交換日記,不知不覺間喜歡上。不過就像發夢般醒來記憶模糊,邊跑邊叫著名字也會忘記了,心裡很想找這個很重要的人,卻不知是誰,尋覓愛人就是這種感覺。
        大致上我也喜歡《你的名字》,特別是那首充滿青春活力的主題曲,但感覺不到洋蔥位,花了很多篇幅講述高深的日本古老神學,反而二人的內心交流不見得深入。看完我也跟很多人一樣,覺得故事某程度上真的很像《觸不到的戀人》,其愛情故事更深入細膩、更感動。

          CaCa

靚 定 𡃁?

  有位四十六歲女藝員,在 fb 洋洋灑灑寫一大篇文章,講述在紅綠燈前,與一個大媽積怨的故事。
  話說女藝員站在紅公仔前等轉色,一個心急的大媽,不友善地推撞了她一下,然後衝紅燈過馬路,中途還轉身睥女藝員一眼,責怪女藝員阻住她。女藝員不甘示弱,追住大媽指罵。重點是這句︰「唔好以為我似𡃁妹就隨便恰人。」
  反覆看了報道三遍,看不到大媽有任何明示暗示,指女藝員似
𡃁妹,不知𡃁妹二字從何而來。相信大媽如果這樣責怪女藝員,「你個死𡃁妹丫,通街食嘢阻住晒!」女藝員一定笑着收貨,才不會追住大媽來閙。
  三十歲之前,女人最喜歡被人喚靚女。那個時候,靚,是最重要的。四十歲之後,靚不靚不再重要,𡃁𡃁才是王道。只要𡃁,只要 keep 住童顏,豬扒都變貂嬋。
  只是,無論靚不靚,還是𡃁𡃁,都不是由當事人自己判斷的。別人眼中的你,是靚女還是𡃁妹,你根本控制不了。

        尋常師奶,每天去街巿買餸,去茶樓飲茶,總有相熟的豬肉檔老闆、或酒樓部長 .... 後者更十分樂意,動動嘴皮子,讓熟客開心。如果常常被豬肉檔老闆和酒樓部長,喚作靚女或者𡃁妹,不必當真,他們見到阮兆祥和王祖藍,一樣是這個叫法。
  其實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靚,老,也可以是靚的。上個星期我在 Quebec 一間法國餐廳見到一個年約八十的老太太,靚得讓人驚艷,是那種明星般華光四射的靚。雙目如星,熠熠生光,不被歲月蒙塵,仍有明亮的光澤,而且優雅雍容。女人要靚足一世,只有一劑藥方──愛情,當時老太太身邊有同樣迷人的男伴!

       
高 慧 然

流 逝

        久違了的一群朋友敘舊,聊起這個聊起那個,竟然有人已經離開這世界,也有人結婚離婚生小孩,言談之間,皺紋已經悄悄地爬上了各人的臉。
        時光靜靜地流逝,但它無情地洗刷著我們,什麼也抓不住,只能珍惜眼前。
        這一刻才深深體會到,什麼是:景物依舊,人面全非!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成 熟 定 幼 稚?

        有個男生從美國大學畢業後,回港讀碩士,我問他兩地的大學生和大學文化,有何分別,他的答案竟是 --「不明白港生為何那麼愛在交談時加入粗口」。
        男生到美國前,也是個港生,讀大學四年,同學來自中國、香港和歐美等地,這跟他現在港的情況一樣,但大家都沒有在交談時,是粗口連篇的,只會是用一些較常用的單字或短句。面對着一室愛粗口連篇的港生,他說並不習慣,亦感到十分不好意思,因為在工作室裏,還有其他同學,他們來自中國和東南亞,還有外國的....,他相信大家都懂說而不會隨意說,就只有那些港生,愛隨便說,更是每句句子都是以粗口包裝出來的。
        身旁的大學教授說:那是刻意「加入」那種,這是近年港生的大學生文化之一,覺得做大學生,已不是小孩子般受管束,從前不可以做的,現在便要做個痛快,而很多都是會因此而感受到被群組認同,才會加入為一分子。
        男生說:工作室裏,不是全部港生也都如此,他們結果就是兩批人,一批粗口連篇,一批像他一樣,不明白為何需要這樣,才覺暢快,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個大學生。


        張 嘉 雯

內 衣 進 化 史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邪 惡 下 午 茶

        下午茶是不少都市人鬆一鬆的好時光,但隨時愈食愈肥!以一碗白飯約 200 卡路里計算,市面上 25 款下午茶,除占多外,其餘全部超過一碗飯的熱量。
        一般人以為最邪惡的西多士,原來不及餐蛋公仔麵、沙嗲牛肉公仔麵肥,相等於食了超過 3 碗飯。
         據澳洲註冊營養師謝詠瑩提供的下午茶中,最邪惡的是餐蛋公仔麵,一碗的卡路里含量達 743,以重 60 kg 的成年人、每小時跑步 7 公里計算,吃一個餐蛋公仔麵需跑 1.6 小時才能消脂,或行樓梯 3.1 小時,比含 522 卡路里的花生醬西多士更肥。以為減少食量選擇吃雞尾包就可維持身形?一個雞尾包的卡路里已達 360,相等於吃一碗迷你瘦叉燒飯。
         世衞和香港衞生署均建議,以一個成年人每日需攝取 1,500 至 2,000 卡路里計,每日脂肪總攝取量,不應多於 10 至 13 茶匙油;以女性每日 1,500 卡路里熱量計,則不應多於約 10 茶匙油。

南 方 人 和 東 北 人

關於女朋友
南方人:好看不好看在其次,主要得會理財,不能亂花錢,傷財的女朋友,再好看也不能要。
  
東北人:瞅著必須順眼,得會來事兒,會哄老太太,最好會扒蒜。

關於老婆
南方人:老婆必須得會花錢,而不是瞎花錢,不會理財的老婆不是好老婆,掙錢的事兒,還是男人來嘛。怕老婆?談不上吧,老婆對我好,我也對她好,就是這樣的呀。
  
東北人:老婆?老婆是用來怕的,用來供的。你以為東北爺們兒都厲害?你知道麼?東北那什麼們,專治東北裝 X 爺們兒!

關於工作
南方人:工作是要專心做的,而且說到必須做到。
  
東北人:工作這玩意兒,賺錢越多越好,幹活越少越好,能偷懶就偷懶,有懶不偷,大腦缺溝!

關於公務員
南方人:孩子,你可得好好上學啊,長大了,你當不上老闆,就只能去當個公務員了,成天被人呼來喚去的。
  
東北人:孩子,你長大可得當公務員啊。那鐵飯碗啊,啥事兒都是公家管啊。介紹個對像都高看一眼啊。

關於打架
南方人:千萬別跟別人打架,別傷到自己。我們的身體是用來做更重要的事情的。
  
東北人:出門兒在外,遇事兒就不能怕事兒,管他四五六兒呢,先打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