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讓 你 知 道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站在旁邊嘮叨不停:「慢些、小心!....
火太大了!....
趕快把魚翻過來啦,....
油放太多了!」
妻子不滿的說:「我懂得怎樣炒菜,你不用教我。」
丈夫心平氣和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平日我開車的時候,你在旁喋喋不休,我的感覺是如何‥‥‥」

蒲 公 英

青春,是蒲公英,看似自由自在,卻身不由己。
青春時,我們不知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到懂得了,青春也過去了。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藍 眼 淚

      「藍眼淚」是一種在海底生存的微生物 ,因為細小如沙粒,所以英文稱為 blue sand。它是靠海水的一種能量生存的,但是隨著海浪被沖上岸時,離開海水的藍眼淚只能夠生存少過 100 秒,隨著能量的消失,藍眼淚的光芒失去,它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據瞭解,「藍眼淚」是一種在海底生存的微生物,靠海水的能量生存。
        為什麼偏偏是藍色,而不是其他顏色呢?那是因為各種顏色的光在大海中的傳播速度不一樣,光波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射入海水後,隨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漸被吸收了,這個時候藍光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最快。
        說到會發光這點,其實是種蝦尋求配偶的方法。雄性種蝦在大海中浮游時有次序地閃爍著藍光來吸引雌性種蝦。
        這種微生物出現在海邊,大概是被海浪沖上岸。
        近日龍尾及三門仔附近海面因海底微生物積聚,出現俗稱「藍眼淚」現象,美景成為城中佳話,「龍友」紛紛湧至拍攝奇觀,更吸引外電報道。但近日有網民炮轟破壞生態,相片雖有讚好,卻惹爭議。
        龍尾村村長陳天送指:「龍友」聚集,亦滋擾居民「無覺好瞓」!
        住在三門仔的居民指,平日僅兩三人夜觀海藻,自從有「藍眼淚」報道,過去一周幾乎每晚有 20 至 30 人來湊熱鬧,「深夜 12 點幾仲有人影緊!」她指部分人會擲沙石及用手撥動水面,「有啲人影到就開心嗌,有時都幾嘈。」曾有鄰村居民不滿被滋擾。
 





花 式 撞 球

 
 

家 鄉 的 味 道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香 雲 紗


        香雲紗俗稱茛綢雲紗 ( 舊時人稱呼綢仔,也叫竹紗、黑膠綢 )。是一種用薯莨的汁水對桑蠶絲織物塗層,再用含礦物質的河涌塘泥覆蓋,經過太陽暴晒加工而成的紗綢製品。目前香雲紗以順德出產為主。香雲紗染整技藝是第二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及之前,這廣東特產是大眾不可或缺的布質,是僅次大成藍,鄉下人夏天作衣褲的最普通的布料。表面深啡朱紅,內裡泥土米黃,新淨時有點硬兼不透風,經歷年月水洗風吹漸變爽脆涼浸,現今科技可以水洗或沙洗獲類似手感效果。
     四季分明的世代,祖母輩入夏即穿上,手持葵扇一撥風來,一撥風去,在巷口乘涼,和鄰居聊天,這時刻,小孩最愛將小小頭面枕在她的大腿上,乘風消暑,用手掌輕撥孫兒頭髮,或用銀耳挖輕輕取耳,歲月摩梳指縫間的溫柔,綢仔傳來陣陣涼意,與微微沙響.....最是難忘。
     這鄉土物事隨時間和社會發展轉變,祖母那輩已遠去,甚至母親也已不在,縱使新界最偏遠角落田耕作活早已遠去,何況泥土氣味的布料綢仔?
        香雲紗是一種紗綢製品,穿起來會發出沙沙的響聲,故稱為響雲紗,後變音為香雲紗。它實際上是薯蕷科的薯莨汁液泡過的小提花綢,和廣東順德南海三水佛山等地特有沒有被污染過的河泥(俗稱「過河泥」)發生化學作用的產物。薯莨汁液主要成份為易於氧化變性產生凝固作用的多酚和鞣質,和「過河泥」的高價鐵離子發生化學反應後產生黑色沉澱物,凝結在製作綢緞的表面。香雲紗正面黑色,反面黃褐色。
        過去有一個傳統習俗,富人買回香雲紗服飾先給傭人穿,穿一段時間自己才穿。這是緣於香雲紗本身的材料和生產方法致使新的香雲紗服裝纖維比較粗,穿起來不舒服;而穿過一段時間的香雲紗會變柔軟。
        傳統的香雲紗製作全部是手工工序。香雲紗的一個完整染制周期需要 15 天,如遇天氣因素如下雨還要延長,加上後期處理則需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香雲紗的生產流程中浸、灑、封、煮、水洗等每個過程操作都十分繁複講究。特別是在染料濃度的比例分配上完全靠經驗而且需要隨時調整。
        香雲紗受到生產工藝限制,無法大批量生產。由於其材料及製作工藝限制,香雲紗洗滌時不能用肥皂或鹼性洗滌劑,不能用洗衣機,也不能揉搓,只能漂水洗。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舊 三 軍 司 令 官 邸

        位於香港公園內的舊三軍司令官邸(也稱旗杆屋),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殖民地建築。在殖民地成立初期,英軍於金鐘山上建立域多利軍營,在眾多軍事建築中,最重要及最早期的正是這座於 1846 年為德己立少將而建的旗杆屋,估計是當時軍營的建築監督布司(Bruce),或皇家工程師高靈臣(Collinson)所設計。
        建築的主體三面被遊廊連遮陽的木格柵所包圍,是西式建築為適應本地氣候而作出的調整,反映殖民地特色。經過百年滄桑,域多利軍營已於上世紀 70 年代改為香港公園,供市民休憩之用;旗杆屋也搖身一變,成為茶具文物館供市民參觀。

活 得 漂 亮

老鷹,不需鼓掌,也在飛翔;
小草,沒人心疼,也在成長;
深山裡的野花,沒人欣賞,也透芬芳。

做事不需人人都理解,只需盡心盡力,
做人不需人人都喜歡,只需坦坦蕩盪。
  
堅持,注定會有孤獨徬徨,
任誰質疑嘲笑,也都無妨。
就算遍體鱗傷,也要撐起堅強,

 其實一世真的不長,既然來了,
就要活得漂亮,笑著活好每一天,讓生命無憾!

惡 搞 傻 女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三 代 同 堂

        在台北吃過一道有趣又好味的菜——「三代同堂」。
        是道湯菜,就是用老菜甫、新菜甫和蘿蔔來煲雞——蘿蔔的味道很獨特,醃成菜甫又是另一種風味;新舊菜甫加新鮮蘿蔔一起去煲雞湯,微鹹的菜甫有提鮮作用,令雞湯味道更豐厚;更且,老菜甫有些發酵味道,令雞湯好像帶點酒香,很是迷人。
        這是一道苗栗地區的客家菜。我想,之有人想出這道菜來,主要是那地區有醃製老菜甫的傳統;大部份地方菜餚都是由當地的食材發展出來的。
        我很喜歡這道菜,常學著做,甚至有信心,做得比台灣的更好吃——無他,苗栗客家人用的是二十年的老菜甫,但我在潮州找到更老的——四十年老菜甫,老得起油光。
        這是客家菜有趣的地方,好像「三代同堂」,在香港或別的地方是吃不到的。我買過一本書,裏面介紹的是台灣不同地方所做的客家菜。
        客家菜可能有一些共通做法,但客家人散居不同地方,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物產,客家人就因應不同物產,發展出新的烹飪方法來。深圳亦如是,梅林區是客家菜館最集中的地區,但幾家菜館賣的客家菜都不一樣,主要原因是,經營者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些是粵北,有些是河源,有些是梅縣……

        這樣一看,發覺客家菜是很多樣化和很多變化的,絕不是香港吃到來來去去那幾道,甚麼鹽焗雞(其實是鹽水雞)、東江豆腐、梅菜扣肉……
        真希望,有人有更廣闊的視野,把不同地區的客家菜菜譜集中起來,出版一本圖文並茂的菜譜,讓人們可以更全面的認識客家菜。

        劉 健 威

天 邊 一 隻 雁

女 優 的 退 休 生 活

 
        男女平等提倡多年,但實情似乎不太做到,以職場為例,個人認為現時女性比男性容易找工作,升職機會亦較高,恐怕將來這個差距會愈來愈明顯。唯獨是藝能界,男性肯定比女性優勝,事關女人的年紀只要稍為大一點,吸引力便會相對下降,畢竟是幕前工作,很多觀眾都只會看表面。
        以往由於工作關係,到日本採訪女優是平常事,跟女星面對面訪談,總是失望多於驚嘆,因為上鏡與真人往往有頗大距離。至於女優的私生活,又是否與鏡頭前的風光成正比?就要看她的造化了。過著五光十色的生活之同時,有否為將來打算,例如置業或投資做生意?抑或「賺得來,使得去」,將收入花光花盡?
        藝能女優還好,AV 女優的演藝生命就更短暫,就算保持到樣貌,卻保持不了身段,根本瞞不過觀眾的眼睛。私生活上,很多 AV 女優都沒有好下場,一位熟悉 AV 界的朋友提及過,AV 工作屬偏門行業,身處其中的都不會是正當人家,癮君子、賭徒、黑幫分子等,女優靠拍 AV 搵快錢,承受巨大壓力,鏡頭前開心,鏡頭後傷心,毋須工作時,會靠玩樂麻醉自己,自然容易染上惡習。瘋狂 shopping 還好,更致命是愛上賭博或毒品,甚或貼錢養男友。
         AV 界一向女多於男,最近情況更愈來愈惡化,在職男優只有 80 名,但在職女優卻多達 1 萬名,原因是女優不停有新血加入,同時亦有很多已引退的女優復出。朋友指出,AV 工作比苦力更艱辛,照常理根本沒有人願意重操故業,選擇復出這一步,經濟情況一定非常困難。假如復出後反應欠佳,女優往往會被迫到夜店工作,收入少了一大截,生活自然更苦。有日本傳媒訪問了一些失意女優,大部分都在夜店當侍應,住在百多方呎的單位,月租約 4,000 港元,為慳電費,沒有冷氣機也沒有電視機,平日消遣是從二手書店購買小說閱讀解悶,看完後,再售予另一間二手書店套現。由於 AV 工作性質受到歧視,與親人的關係早已變得疏離,親人不相信自己,自己亦不相信男人,最後大有機會淪為「孤獨死」的一群。可悲。    

        蔡 俊 傑

龍 脊 山 遠 眺

        一放假就鍾意同朋友遊山玩水,昨日石澳龍脊行山遠眺美景,赫然見到一個屋頂異常搶眼,原來呢個屋頂地上噴上巨型「龍紋身女郎」壁畫。問行山朋友得知,呢幅傑作出自愛爾蘭街頭藝術家 Fin DAC 之手,佢來頭唔簡單,作品歐美好紅,想不到遠道來港,竟為香港郊野一間獨立屋添上姿彩。
        街頭藝術家 Fin DAC 擅長人物噴漆塗鴉,當中以既神秘又逼真紋身女人像最為出名,再噴上標誌性彩色「眼罩」,引人入勝。老友話,Fin DAC 無論繪畫東、西方人種,都能夠捉到神韻,唯妙唯肖。佢壁畫作品遍佈全球,包括西班牙馬德里、英國倫敦、美國邁阿密及克羅地亞等,估唔到靜悄悄到香港。
        Fin DAC 於 facebook 表示,只係用四日完成呢幅巨型天台畫「Senaka」,畫中長髮女子戴上淺藍色「眼罩」,背部紋有巨龍紋身,同龍脊呢個地名不謀而合。Fin DAC 形容作品係「隱藏的美人」(hidden beauty),仲講笑挑戰大家去影張相,大家如果到龍脊行山落足眼力,睇有無機會遇到啦!

        Kelly Chu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明 心 見 性

平淡,是心靜如水,是人生的一道風景,
是一種境界,一種狀態,一種心情。
忍,是一生的修行,
忍耐的過程是痛苦的,但結果往往是甜蜜的。
不論是對逆境,
對內在的煩惱,還是外在的災禍,
都要忍。
忍耐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生存智慧,
一種明心見性的處世哲學。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Cups song ( 組 合 )

凌 亂

        又到歲晚清理舊物的時候。讀了本書《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作者以一年的生活計劃,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快樂,第一件事便提到清理房子,這不難辦到。
        首先,作者將家居分為不同類型的凌亂:「懷舊式凌亂」,是不肯丟掉舊物;「特價品凌亂」是貪便宜買回來卻根本用不著的東西;「渴望式凌亂」,是一些夢想自己有天會用到的東西,例如超高跟鞋,等著某個隆重宴會穿著,可是真的有宴會來臨,穿出門的卻永遠不是它;「買了後悔的凌亂」,就是沒有用過、單純是擺至變舊卻不願丟棄的東西。不知你家中了多少類?
        最近我愛上清空衣櫃,那種快樂比添新東西的感覺更大,罪疚感也更少。衣服雖然少了,但可挑選的款式一眼就看到,變相能夠更靈活運用各種配搭。
        最重要的是,要快樂,得給生活注入行動力。一般人以為先有感覺再有行為,但有研究指感覺與行為是相輔相成的,就像「假裝久了也會成真」,行為能夠影響感覺。先給自己容易達成的小目標,看得見成效,便更有動力再接再厲了。


        鄭 梓 靈

不 要 悔

        30 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鄉的族長,請求指點。
        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後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 3 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 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 6 個字,今天先告訴你 3 個,供你半生受用。”
        30 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
        他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 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 還鄉的游子這才想起來,30 年前他在這裏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

.....拆開信封,裏面赫然又是 3 個大字:不要悔。

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時 間 抓 住 我 們

        在各項電影頒獎禮中獲大量提名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是一部拍攝了 12 年的電影,片中記錄了一位美國男孩 Mason(Ellar Coltrane 飾)6 至 12 歲的成長經歷。每年的某段日子,演員們都會重聚拍攝數日戲份,觀眾在 166 分鐘的電影裏真實地見證了 Mason 與其家人的成長,單是這家人因時間而變化的面容已較任何使錢億億聲的特效來得震撼人心。
        電影沒有盪氣迴腸的情節,只聚焦在主角一家的平凡家庭生活,但那似曾相識的生活點滴,總在不經意間觸動你的神經,會心微笑後是不絕的淚光。因為 Mason 母親(Patricia Arquette 飾)生壞條命,一生人遇到的都是衰男人,為了逃避一段情而經常搬家,同時間,失蹤多時的 Mason 父親突然回歸話要做個好爸爸,Mason 同姐姐要學習跟新父親相處同時又要同親生老竇(Ethan Hawke 飾)重拾舊歡。
        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的構想可算宏大,用 12 年時間來拍攝一部電影。雖然它看上去似一部紀錄片,但觀眾們都清楚明白,那是一齣經過編寫的戲劇故事。導演用平實的拍攝手法,選擇忠實地記錄這家人的好壞經歷,屬十級誠意之作。
        時間讓 Mason 成長,亦令其父母老去,看見 Mason 的母親只感到心疼,她瘦了又胖,胖了又瘦,一世人勞碌命,放棄再尋第五春,子女亦長大離家,到頭來也是孤單一人,片末崩潰爆 Seed 一幕,感嘆人生之無能為力,慨歎時間流逝之快,所有人根本就是按部就班地走向死亡。

        不是我們抓住了時間,是時間抓住了我們。





鷹 鯧

        有一次出海放生,喇嘛和其他人未到,我便到西貢碼頭逛逛。
        碼頭下有好幾艘小艇,賣鮮活海鮮。不知佛祖是否要考驗我——在其中一艘小艇上,賣著一條活鷹鯧,足有兩斤重;問問價,只賣兩百三十元;當下恨得跺腳——鷹鯧很少見到活的,在街市每斤起碼賣兩百元,所以這條魚的價錢真是難得。可是相逢非其時,我還是忍住沒買。
        鷹鯧真是好魚,魚肉一片片的,很滑溜,魚味又足;更且,只有一條大骨,沒有小刺,老幼俱宜。只是大多鷹鯧上水即死,絕少是活的,所以價錢賣不高,最貴每斤只是兩百多。
        鷹鯧有很多不同烹法,簡單而言,大鷹鯧切片,撒點鹽煎熟就很好吃;又或用豉椒蒸,這都是最普遍的烹法。
        我愛的烹法是——斤多兩斤重鷹鯧一條,用刀在兩面魚身上各一個井字,全身抹鹽,置於碟上,然後在魚身上放上蒜粒、薑粒和椒粒,蒸熟;再放粒,澆油。這樣吃起來別有風味。
        有一種懷舊又 Fusion 的烹法是「煙鯧魚」。說是「煙」,其實並沒煙熏過,只是追求和模仿煙熏效果——調味再加紅蘿蔔汁醃上一段時間,再在烤箱裏焗熟,那棕色效果,是紅蘿蔔汁形成的。
        一片片深棕色的煙鯧魚,蘸點沙律醬吃,很是美味。

        但我最喜愛的,還是新加坡廈門街發記的「炊鯧魚」。發記是經營了三代人的潮州菜館。這菜的做法是把酸梅釀在魚肚中,再加鹹酸菜、番茄、冬菇蒸熟,主要以鹹酸味來提鮮,十分可口。這菜做起來不難,關鍵是用好的食材和佐料,他們用的鷹鯧和鹹酸菜都十分講究。一道在潮州吃不到的潮州菜。

        劉 健 威

自 家 尋 開 心

        世事紛擾,中東的恐怖份子襲擊已至巴黎,擄劫人質連日本人都不放過,在利亞抓兩個日本記者要斬頭,索要兩億美金贖命。這種事情離我們好像很遠,但因為資訊發達,又顯得很近,即使你覺得事不關己,但看多了,人總不舒服。
        然後再看看香港,香港的爭論紛擾,如果拿到世界上去,跟別人的苦難一比,是不足道的。但是,這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事,就如有位朋友說,天天一看電視新聞就煩心,於是再小的事情,積累起來也就大了。她問我如何排遣,我說避是沒得避的,盡量找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做做,脫離一下現實便好了。

        比如這天下午沒事,我在家想起唐伯虎的「桃花詞」:「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睡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看到此處,忽有靈感,鋪開宣紙,畫了一幅「醉桃仙」。畫中一個老頭倚酒罈醉眼矇矓,頭頂一大片桃花,隨風飄下,有一片掉在醉老頭的頭上,懵然不知。此情此景,正應了兩句詩:「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如此消磨一個多小時,心中暢快,看圖如見理想生活。
        上海人有句話叫作「自家尋開心」,便是閒來無事自己找點樂子,悶悶不樂的時候,自己尋點開心事,心情也就好了。暫時而言,香港人還可以選擇不理政治,只過自己的日子,於中國人來說,這已經是一種福氣了。好好珍惜吧﹗

        李 純 恩

你 害 怕 嗎?

我怕......我怕被利用,我怕遺憾,
我怕失去後的感覺,我什麼都怕,但什麼都要勇敢面對,因為這就是人生,
當年月過去,就會發覺,可怕的其實並不可怕,什麼事也因害怕而令自己卻步的話,人生只會是灰色,
這時,可怕已變成可悲,可悲的人生,你害怕嗎?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宅 男

一般相信,「宅男」最初的定義即從御宅族的連用法而來。
由於最初的御宅族普遍都是男性,所以「宅男」這詞就誕生了。
御宅族的定義為熱衷動畫、漫畫或電腦遊戲(軟宅男)或電腦硬體、電腦進階技巧(硬宅男)的人。
非此流人士誤解「宅」為其字面意思「居住處」,並開始被華語社會廣泛使用。

因此現在大部份的人使用宅男或宅女這個字眼,一般而言是指不擅與人相處,或是整天待在家,生活圈只有自己,使用上刻意帶有貶義成份。
由於御宅族們的社交面過於狹窄,導致日常經濟收益普遍不高,故而常常遭到大眾輿論所引導的主流文化群體的歧視。
透過對社會之中各種類型的亞文化群體的公然名譽損毀,來達到更有效管控主流思想觀念,以提升執政效率的意識形態,給現有體製造成巨大的衝擊。

好 難 看 - 錢 - 急

人有兩種,一種好看的,一種難看的。
我夾在中間,屬於好難看的。

錢離開人,廢紙一張。
人離開錢,廢物一個。

對今天解決不了的事情,也不必著急。
因為明天還是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