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盂 蘭 節

        中元、佛歡喜日與盂蘭盆節漢字文化圈一個傳統節日,道教稱為中元節地官誕佛教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近世以來的習俗是佛教的佛歡喜日盂蘭盆節,道教的中元節,加上東亞巫覡宗教及民間信仰習合而成。
        佛教徒在佛歡喜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道教的中元節在同一天,這天在道教中又是地官誕,是地官赦罪的日子,有祭祖的習俗,並祈求地官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做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
        由於道教的地官赦罪日同時也是祭祀一切亡靈的日子,佛教法會中的施眾僧又演變成施餓鬼儀式,後來民間就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惠及眾鬼的思想,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民間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同時結合佛教、道教思想和儀式,稱為盂蘭盛會、盂蘭勝會、中元法會、中元建醮等。
 
        節日的日期在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日本明治維新後,一些地區改為格里曆 7 月 15 日,另一些則改為格里曆 8 月,接近農曆原來的日子。
        香港各區的盂蘭勝會一般只有四、五十年的歷史,最先在咕喱聚集的地區開始,創始者是銅鑼灣的「公和堂」,後來香港各區都傚法舉行。咕喱主要是潮籍人士,在碼頭和貨倉為泊岸貨船上落貨物,他們之間是親屬或同鄉關係,由「咕喱頭」帶領和組織,成為了潮州移民勞工的社區。而同期移居香港的海陸豐人則以抬轎、拉車維生,其後則轉往建築地盤工作,亦因為鄉里族群的凝聚,便逐漸形成海陸豐移民勞工社區。
        現時在香港島九龍新界各區幾乎都有舉辦,團體至少有 60 多個,最多在觀塘九龍城深水埗等舊區,上環摩羅街大坑摩頓台公園、西區公園海旁球場、水街堅尼地城西寧街足球場等也有。在長沙灣保安道球場,農曆七月前後有 4 個不同社團租用,舉行盂蘭勝會,而早期潮州人聚集的地區上環西環的沿海一帶,便總共有五個盂蘭勝會,包括三角碼頭、渣甸橋東邊街、正街、石塘咀和西環,以三角碼頭和東邊街歷史最悠久,其餘幾個各自因應區內發展而興起。
        農曆七月十四日是盂蘭盆節的正日,當日下午三時,請神儀式開始,首先由道士誦經,然後是舞蹈表演,接著就是出發請神。與會者沿路灑水以除穢氣,還有人提著燈籠及捆著紅繡球的柳枝開路。由會場出發,請出沿路古廟神像,之後折返會場安放於神壇。常見的有「天地父母」、「南辰北斗」、福德老爺、城隍爺及區內廟宇的觀音、天后等。在返回會場的途中舉行「游神」,把神像抬到附近街道及重要建築物,隊伍由長老帶領,值理、家屬、街坊會員、樂師、戲班等隨行,沿途扛著香爐,敲鑼打鼓、奏樂及舞蹈,藉此祈求菩薩保佑街坊平安。安放神像後,請神隊伍會一起吃湯圓。 然後是神功戲。 「功」是功德,以大戲娛樂神靈和生人,故稱為「神功戲」。盂蘭節神功戲會在農曆七月十五至十七一連三晚演出。最初只是潮州皮影戲,現在的大型盂蘭勝會通常都有專業戲班演大戲,讓先人在接受功德之餘,更可娛樂街坊。 最後派平安米。在香港的潮汕商人以經營米業為多,所以在盂蘭勝會的最後一天,會派米予各位善信,這道程序只有在香港盂蘭勝會上才有。在派米前一晚的午夜時分,會為無主孤魂舉行超渡儀式,既為救濟貧民,亦為先人積福,謂之「平安米」。除米外,有些盂蘭勝會派發的「福品」亦包含麵條和雨傘等家居日用品。 在盂蘭勝會上,除了誦經,道教有一種儀式叫散花解結,也可超渡亡魂。道士一邊唸經一邊把花散落各處,用於超渡那些枉死、心有不甘的野鬼,希望這些鬼可以從花開花落中,明白到人生盛衰的道理,從而接受自己的命運。 盂蘭勝會,有琳瑯滿目的陳列品、各式花燈、 雕花大香、佛道主持、專業大戲等等。把盂蘭勝會說成是個中國傳統色彩的「嘉年華會」並不為過。






 
劇 團 太 子 慨 歎「搵 鬼 睇」
 
 
        踏入農曆七月,本港多處足球場,均見臨時搭建的神功戲表演棚,近期上演的電影《盂蘭神功》講述一名神功戲班主突然心臟病發,危急將劇團交由兒子帶領,引發怪事連連。現實中,四十歲的黃偉倫同樣是神功戲班主第二代,十年前因老父行動不便,接棒帶領已四十五年的新天藝潮劇團。

        有別於電影橋段,黃偉倫並非外行人,自小在戲棚打滾,曾目睹演員無故嘔白泡、拍照出現離奇黑影等怪異事件。昔日劇團孕育本地花旦小生,風靡萬千戲迷,每逢盂蘭勝會,戲棚例必座無虛席,惟後繼無人,如今台上清一色換上內地演員。「內地演員較懶散,做戲動作和手印也沒有以前講究,但為保留傳統,只好無奈接受。」面對台下凋零落索,政府的噪音管制不斷收緊,神功戲已是夕陽餘暉,但黃偉倫堅持繼續做,「只要有得做,就算無觀眾都繼續,因為棚戲是做給神明和『好兄弟』看。」

        踏 入農曆七月,黃偉倫忙得不可開交,全港四十多個上演神功戲的盂蘭勝會,他包辦了九個,可謂潮劇團之冠。「神功戲分潮劇和粵劇,以潮劇為主,全港有五班潮劇團,做開邊區就邊區,每區做三晚,大家唔會爭,成個七月就做足二十七場。」

        過去二十年,黃偉倫試過無數內地戲團,每轉用新劇團,均須大費周章申請工作簽證、接待及安排住宿,戲金全靠籌辦盂蘭勝會的街坊募捐,利潤不多。惟觀眾陣容已大不如前,加上近年政府收緊噪音管制,黃偉倫預料神功戲遲早會「被消失」。

        「最諷刺是三年前在政府推動下,盂蘭勝會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申請到又點啊。政府完全無協助保育,只是覺得神功戲擾民,如果消失就真的變成遺產了。」沒有固定班底的劇團,看似有名無實,又吃力不討好,為何仍堅守?身為佛教徒的黃偉倫慨歎道:「做咁多年,有得做落去都唔想放棄,做人不只講求利益,也應積點功德。」

1 則留言:

  1. 十分佩服以前的中國人,很聰明。編制的曆法、節氣相當精準。
    昨天是農曆七月十二、立秋;從窗口望出去,看到大半個月亮,雖然帶點朦朧,也十分美麗。
    溫度沒有早前那麼高,加上點微風,相當舒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