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編 寫 美 好 時 光

        人生本無常,尤其身處亂世。當明天沒有必然,每天如何為人生劇本寫下美好的一頁?
《編寫美好時光》以 1940 年的倫敦為背景,壯丁都應召出征,留下的老弱婦孺,飽受納粹德軍沒完沒了的大轟炸 ( The Blitz ),在空襲警報隨時響起的日子,生活仍要繼續,面對戰亂帶來的社會變遷,女性也要站出來撐起半邊天。

        電影改編自小說,女編劇的角色設計取材於真實人物戴安娜摩根,故事講述報章撰稿員嘉特蓮 ( 珍瑪雅德頓飾 ) 受聘為電影劇本,編寫能打動女性觀眾的婆媽對白,女編劇投身男性主導的電影世界,起初受冷眼歧視和不平等的薪酬待遇,憑獨特女性角度與敏銳觀察,才逐漸贏得編劇拍檔畢理 ( 森加芬飾 ) 和老戲骨安布魯斯 ( 標尼菲飾 ) 的尊重與欣賞。全片最亮眼是標尼菲充滿喜感的演出,前邦女郎珍瑪雅德頓飾演的嘉特蓮,柔中顯剛,她與畢理由唇槍舌劍、亦師亦友到暗生情愫,兩人互動恍如借劇本傳情,也改寫彼此的人生劇本。

        電影由《少女失樂園》和《情約一天》的朗舒菲執導,沒太多戰爭的浴血場面,卻滲透著世事不盡在股掌的無常,筆觸幽默但沒有淡化戰爭的殘酷與生命的脆弱,美好不一定要大團圓,倒在於活好生命的每一刻,別因猶豫令自己抱憾終生。

      《編寫》跟同期上映的《鄧寇克大行動》都是關於鄧寇克戰役的奇蹟大撤退,後者由基斯杜化路蘭執導拍攝撤退過程,前者則是借此作為戲中戲的題材。事緣是新聞部電影局要開拍政治宣傳電影,焦點不在歌頌政黨大業 ( 當然也不會唱衰國家 ),而是要「真實又樂觀」地拍攝振奮民心的「鄧寇克電影」。《編寫》可說是二戰時期電影的 making of,也是一封給電影的情書。在官方主旋律的掣肘下創作,從選材、搜集資料、選角到寫劇本的過程,都滿有阻撓,首先是孖生姊妹營救海上士兵的「真實」新聞素材,沒想像般英勇驚險,而壓陣大卡士演員嫌戲份少且意見多多,更難搞是為了爭取美國參戰,強加一位演技爛透的美國演員,還要不「離地」的樂觀,看著資深與新手編劇互動創出新意,見招拆招搞突破,觀眾會心微笑;另外,外景劇組以傳統的接景 ( Matte Painting ) 手法營造士兵登岸的大場面,在片場以水池拍攝舢舨故障的驚險處境,都教人看得津津樂道。影片開場是畢理在戲院看著觀眾嘲諷政宣片的劇情,而片尾則是嘉特蓮看著大銀幕虛實交錯的電影情節,與觀眾同哭同笑:能以真誠寫出觸動人心的故事,豈不是創作人的美好時光?


       面對無情戰火,不一定要揸支槍去打仗,《編寫》裡的每位電影人,縱沒保證能親眼看到電影公映,卻沒有 hea 做交行貨;在糟透的時代,每天能憑良心謹守崗位,已是人生劇本的美好一頁。

        影迷都看愛戲中戲,愛看戲中的電影人,怎拍電影。《編寫》中戲中戲拍鄧寇克戰役。二戰時,德軍連下幾城,英法聯軍 3 個集團軍約 40 個師被包圍在法、比邊境,準備退到法國鄧寇克,再經海路退回英國。
        撒退中的英軍遇上幾個問題 ~ 一,是德軍已擊沉許多船隻,二,海灘水深不夠。他們希望能每天退一萬人,但以此進度,要40天才能全退。結果軍方呼籲平民提供船隻,無數業餘水手及私人船應召以來。以上是這段歷史熱血的地方,至於路蘭Nolan的大片如何,筆者才剛看過,他完全使用另一個手法拍攝,有機會再談。
        戲中電影人發現,平民船隻蘭西號 ( Nancy Starling ) 在鄧寇克拯救受傷的軍人的故事被誇張了,歷史並非如此。但在形勢緊迫下,他們要解決的是怎拍出這主旋律電影。電影畢竟不是歷史紀錄,每個年代,作用都有所不同。手中的工具怎使用,好壞正邪,有時得看每個情景下。
        戲中有些對白很出色。當男女主角談到電影與現實,引用了希治閣說:「電影就是生活,但把悶的部份剪走了。」("Films are like life with the boring bits cut out")又說到電影就是每一幕都有作用,但人生並非如此,令人感嘆。
       戲中以一段愛情穿插,本來不錯,但到片末突然調子一轉,突然變成灰暗。但結局寫女主角本想退出電影界,最終還是想出一分力,又有激勵作用。


      「我只要能喝一杯茶,所有事都能好過來。」

        面對戰爭、貧窮、離異,Catrin 說她要喝茶。此部《編寫美好時光》在嚴肅中配上英式幽默、熱血及愛情故事。電影講述二戰倫敦一個女編劇 Catrin(珍瑪雅德頓 Gemma Arterton飾),身為有婦之夫,初踏電影行業。即使在空襲下,仍敲著打字機創作,直至完成劇本。對,打仗時期,人們都要入場睇戲啊!
        走梗難,人們還有心情去看戲,大概難以置信。在 1940 年 9 月至 1941 年 5 月期間,倫敦被轟炸超過 76 日,超過 4 萬人死亡。不少戲院被炸毀,可是入場數仍居高不下。《 Gone With The Wind 》正是出品於二戰時期美國,1940 年於英國上映後大賣及連續播放幾年之長。當然,那時有大量政治宣傳電影,戲中正是說 Catrin 受聘國家新聞電影部,編寫 propaganda 電影,振奮市民及軍隊的劇本。
      「戰火中,人們仍然要過日子。」
        本片監製及導演指,戲中大玩英國人的幽默,更準確,應該是倫敦人的幽默。對筆者來說,所謂「英國人的幽默」多多少少帶著令人嚥不下的諷刺及老派,即令人想扳回冷笑或冷汗。其實戲中不乏此種「以為自己好好笑」的串串角色,如男角 Buckley(森加芬 Sam Claflin 飾)。可是,本人認為戲中最想表達是一份樂觀和希望,back to 幽默本意。
        編劇嘉比芝雅比 Gaby Chiappe 解釋,戰火中,人們仍然要過日子。好像一間商店被炸,另一間商店仍掛著「照常營業」的門牌。The show must go on,本片參考及反映了戰爭中另一面社會狀態,相當獨特。
        戲中飾演老演員明星的標尼菲 Bill Nighy 非常精彩,亦最後帶出此種幽默。他大概是片中最拒絕與戰爭扯上關係的人,同時喜感最多。一幕,他失控地斥責大家開口埋口都是 War War War……他才不在意戰爭,只在乎自己有沒有型角色演。

        戲中大玩英國人的幽默,更準確,應該是倫敦人的幽默。對筆者來說,所謂「英國人的幽默」多多少少帶著令人嚥不下的諷刺及老派,即令人想扳回冷笑或冷汗。其實戲中不乏此種「以為自己好好笑」的串串角色,如男角Buckley。可是,本人認為戲中最想表達是一份樂觀和希望,back to 幽默本意。
        當什麼都沒有了,你就知道什麼最重要。一切樂觀的表徵及動力都被拿走了,得以再觀照自己,又會有什麼發現?文初才女蕭虹大肚走難、吃麵包屑,最後只想「找個地方,安安靜靜寫東西」。苦難亦令 Catrin 更明澄了,她天天創作打劇本,只為完成電影,因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經歷她的 finest moment。當連泡茶的水都沒有了,能令生命沸騰的,就只是一份意志和傻勁。
      「男人都怕我們不會回到本來的箱子。」
finest 亦包括當時女權的美好時光,預告片中女配角說:「男人都怕我們不會回到本來的箱子」。二戰時,由於所有男人都去當兵打仗了,國內不少生產工作都交給女人,令她們不只守於家中湊仔,可說已是大解放。Catrin 因此有機會於政府打工,還要不是秘書,不是秘書,不是秘書!女性當時可追求事業,創出另一片天,為女權發展之重要時期,同時締造 their finest。
        可是,Catrin 老公因她長期到外地拍攝,而搞上第三者。不禁令人聯想,是否帶出「女人與家庭只可以二選一」等過氣情節呢?筆者認為他們的問題主要是缺乏溝通,Catrin 從沒有解釋創作劇本有何重要,更一下子離開倫敦走去取景,令老公難以理解,以為她已離棄他。不過,受當時社會風氣所限,作為人妻都不習慣/不會向伴侶說自己事業幾得意,說出來還怕老公沒臉子,其實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關。
        而更簡單地分析,導演要「撮合」Buckley 及 Catrin,那一定要令她老公「消失」,從而給予此情節。可是,處理手法實在有點粗略,有點可惜。
        慶幸,Catrin 的對白不過火。面對老公出軌,以及 Buckley 尖酸的歧視言語,她亦沒有以性別攻擊反駁。反正 Gemma Arterton 飾演 Catrin 是非常合適的。她樣子散發倔強,卻不潑辣,希望以實力及聰明說服男性。
        順帶一提,Gemma Arterton 演出時有一份成熟親和力,卻在適當時機添上少女的傻氣,就像「搶薯條扔下海」一段,嘩,好難做得唔討人厭啊!
        最後,看完此戲,你會好想說 Bloody,因為他們句句都 Bloody,咁先夠 British。

3 則留言:

  1. 曾有人說過,生命就是苦中作樂。

    回覆刪除
  2. 苦不苦,那看你自己選擇。

    回覆刪除
  3. 鐵觀音啱嗎?l o u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