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地 水 南 音 區 均 祥



     昔日的港澳的秦樓楚館,食府酒肆,總有一兩位瞽師、師娘(盲者)演唱曲目糊口,他們大多手執椰胡或指撥小箏,以手中絲竹配合起伏抑揚的腔調,表達感時傷世的故事,若偶爾登堂入會,亦會加入秦琴、洞簫襯底,而這種盲人唱曲的藝術,即是所謂的「地水南音」。

過去,「地水南音」不過是盲者用以謀生的一技之長,但流傳至今,傳承這項技藝的已多是健明人士,甚至脫離粗鄙市井進入大雅之堂,位列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聞名港澳的區均祥師傅,更是被公認為澳門地水南音的傳承人。

      藝術是流動的存在,即使是傳統地水南音無法固步自封。2014年,區均祥師傅就嘗試以南音說唱糅合舞蹈表演,與「詩篇舞集」聯手製作《詠舞南音》的演出;而最近,區師傅則與足跡小劇場合作,將地水南音帶入「第8屆演書節」的表演《長衫詞》之中,後者則改編自已故土生葡人文學家江道蓮的留世作品《長衫》(一譯《旗袍》)。
      區師傅指出,與現在健明、業餘的地水南音演唱者不同,從前的地水南音藝人絕大多數都是真正的瞽師,這是他們用以謀生的3種主要技能之一(其餘是占卜和按摩)。由於目不視物,原來的地水南音無所謂曲譜可言,但亦正因如此,瞽師只能依靠唱腔一途去打動人心,所以其說唱技藝比起健明人士更見精妙,而區均祥年輕時所師從的,正是這樣一位以曲謀食的瞽師。

      儘管一般認為地水南音起源於距今百餘年的清末,但瞽師掌樂的說法卻是源遠流長,翻查典籍,《詩經》的毛序對《周頌.有瞽》這首詩的解說即是「有瞽,始作樂而合乎祖也」;而《國語.楚語上》則載有「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史不失書,矇不失誦,以訓御之」的說法,即當時的瞽師掌管占卜和音樂,重要性和「太史」相同,地位非凡。
        至於「地水南音」中所謂的「地水」,即是瞽師的雅稱,出自於《易經》的「地水師卦」,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的意思,是古時軍隊出征要向有智慧的長者請教,但有學者認為「貞」同時有「占卜」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解釋為軍隊出征前要占卜吉凶,因此後來亦將「地水」引申為瞽師(以前的瞽師主要靠占卜維生,南音唱曲相對來說還比較次要)的代名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