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張 保 仔

        張保仔(一七八六  ---  一八二二),原名張保,廣東新會江門人,十五歲時和父出海捕魚被海盜鄭一擄走,鄭收他為義子。其父改「張保」的名字是因為希望他平平安安,而廣東人喜愛把「仔」放在姓名後面。所以叫「張保仔」。

        明末清初(一六四O年左右),珠江口包括香港一帶海盜十分猖獗,香港島及附近大嶼山等被稱為「盜賊島 / 灣」,張保仔和他義父鄭一於一七九一年至一八一O年間活躍於鯉魚門及東涌一帶,外國船隊經常受襲,葡萄牙人在地圖稱香港和附近島嶼為 Ladroneo(海賊島)。

        一八O七年十月,鄭一溺斃,鄭妻一嫂,成為首領,命張為領隊。張當了領隊後,與部屬約法三章,紀律嚴明,投靠人數不斷增加,勢力擴張,全盛時期部屬七萬多人,大小船一千多艘,橫行於南中國海域,以劫掠官船、洋船為主,清政府多次派兵剿滅,均失敗告終。

        清軍多次剿捕紅旗海盜 ( 張保屬於黑旗、藍旗、紅旗中的紅旗派 ),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是張保在赤鱲角遭清水軍封鎖圍剿,雙方各有約三萬海軍,數百艘船,炮二千。據葡萄牙文獻記載,葡清聯軍的艦隊與紅旗派海盜的主力艦隊曾經在大嶼山海面進行一場激戰。清嘉慶十五年,澳葡艦隊在大嶼山海面與紅旗派主力三百多艘武裝船相遇。張保所派出的兩支先鋒船隊被澳葡艦隊擊敗,於是親自率領水師駛抵戰場。海盜團分成六個小隊,每隊圍攻一艘葡萄牙戰船,試圖利用人數上的優勢,用登船肉搏的白兵戰術來擊敗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則以密集式炮火攻擊對方,成功阻截海盜船逼近。眾小隊陣腳大亂,海盜無心戀戰,紛紛逃離戰場。張保乘大霧徹離赤鱲角,繼續與清軍對峙。

        一八O九年,清政府一反過去的武力鎮壓,採用斷絕糧食、杜絕接濟等策略,張保仔陷於困境,更在十一月被圍攻九天,後乘風勢突圍逃脫。同年十二月,海盜郭婆帶向清政府投誠,受封為「把總」,張保仔和鄭一嫂受事件影響,意識到長作海盜終非良策,於是漸萌投誠之意。


        一八一O年四月,張保仔在香山縣向清政府投誠,獲授「守備」之職,並交出二百七十多艘船,大炮一千二百門及武器七千多件,部眾一萬六千多人,改名為張寶。此後他積極剿滅海盜,屢立戰功,得到朝廷賞識,一八一九年擢升為福建閩安副將,駐守澎湖,至一八二二年病故。

        香港遺留很多張保仔事蹟,南丫島及長洲有張保仔藏寶洞,相傳多間天后廟都是他所建,據考證,只有鯉魚門天后宮與海盜有關,是另一「名盜」鄭連昌,曾活躍於鯉魚門一帶及設寨於魔鬼山,該廟有一石碑,刻上「鄭連昌」立廟 …… 乾隆十八年(即一七五三年)立春。

        從以上可知張保仔於香港開埠(一八四一年)前已死,所以香港警察並沒有參與過圍剿張保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