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調 景 嶺 傳 奇

       調景嶺山腰寶琳南路有一座像軍事設施的建築物,走近是一座名叫普賢的佛院,更有堅固圍籬和瞭望塔,不講不知,那佛院前身就是舊調景嶺警署,和調景嶺一樣,佛院擁有一段幾乎已被遺忘、與國民黨有關的歷史。
        調景嶺原稱映月灣和照鏡環(嶺),一九O五年,加拿大人倫尼 ( Alfred Herbert Rennie 1857-1908 ) 在該處興建麵粉磨坊(Mill),於一九O八年四月倒閉,他更於同月十四日自盡,有傳他是吊頸自殺,傳聞不脛而走,該區很快便叫成吊頸嶺,英文為 Rennie's Mill(倫尼的磨坊)。
        一九四一年日軍佔領香港後,在荒廢的磨坊嚴刑對付華人,特別是懷疑與東江游擊隊有關的人,殺人無數,包括斬首、練靶和吊死等,所以那裏有很多吊頸鬼的傳聞。
        一九四八年內戰,國軍敗退,很多軍人及家眷湧入香港,港府曾將部份難民送往台灣及當時仍由國軍控制的海南島,其餘安置在港島摩星嶺和附近海邊,依靠東華醫院救濟,有三千多人。五O年,港府安置他們在摩星嶺兵房及堡壘內,東華醫院提供飯菜。

        一九五O年六月十八日端午節,幾十名親共份子在難民區跳中共慶祝用的秧歌舞,向國民黨人挑釁,演變成流血衝突及多人受傷,政治部評估形勢後,又因當時英國政府不想得失國共兩黨,最安全做法是分隔他們,更可方便收集情報,結果在同月二十五及二十六日,用船將這些難民遷往吊頸嶺,港府取其諧音,改稱為調景嶺,英文仍用 Rennie's Mill,直至回歸後,英文名稱才改為直譯的 Tiu Keng Leng。
        那時調景嶺十分偏僻,對外無陸路交通,因當時港府認為,調景嶺只是難民暫居之地,最終會由台灣接收,但可惜只有很少數人能移居台灣,不可不提的是,於五二年八月,首批難民被送往台灣,載得滿滿的「夏利號」大船中,有當時年僅兩歲的現任台灣總統馬英九和他爸爸馬鶴凌一家在內。
        因沒有水電等設施,在一片荒蕪的環境下,難民生活非常困苦,當時台灣的災胞救濟總會(救總)提供各方面的支援,而難民也視救總為台灣政府的代表,因此調景嶺有「小台灣」之稱。

        救總以外,隨著難民逃難的傳教士也在調景嶺展開傳道和救濟工作,對於調景嶺的教育和醫療,教會的貢獻相當大,信義中學(難童義務學校)為區內首間學校,基督教靈實醫院亦是由教會興建,而後來由居民發起開闢的寶琳路,則是以惠施霖牧師之妻惠寶琳(Barbara Brown Whitener)命名。一九五O年尾,調景嶺人口已超過一萬。
        大部份難民最初只視香港為過境地方,反攻大陸或是轉到台灣才是他們的目標,隨大陸政權慢慢隱定下來,回大陸或台灣夢破,他們開始出外工作及開辦小型手工業,生活漸漸改善,形成一個獨特社區,香港政府在村內開設郵局及消防局,村民自設治安隊,間中由水警上岸巡邏。
        一九六二年,香港政府打算在該區發展公共房屋,供應水電和開闢道路,並給予調景嶺居民香港居民身份証。
        由於一九五六年在九龍發生由親台右派發起的暴動,政府內部覺得要加強對右派的監視和震懾,居高臨下的調景嶺警署就在這背景下於一九六二年建成,而警署的瞭望塔更裝上強力探射燈,每晚都向該區不同地方照射,好像提醒所有人不要輕舉妄動。

        一九八二年,將軍澳新市鎮開始發展,一九九五年四月四日,政府正式宣佈清拆調景嶺,興建約一萬二千個公屋及居屋單位,大部份居民自此陸續遷出,調景嶺舊區的歷史在此終結,小台灣的一切遺跡皆已煙消雲散,只餘山上的舊調景嶺警署,於九一年尾停用及於九九年租給普賢佛院,屹立至今,見證調景嶺的滄桑。
        普賢佛院是章嘉大師於五六十年代在寮屋區創立,受拆卸寮屋區影響,九九年七月九日開始以短期租約租借舊調景嶺警署為臨時佛院,租約於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期。因舊調景嶺警署將發展成將軍澳文物行山徑的歷史風物資料館,政府已要求佛院遷出,但遭拒絕及在地政署收地時,該院第四代住持劉建國先生作出一連串抗爭,今年六月十六日拒絕地政總署人員收回佛院,並激動在天台點火燒手,後被制服送醫院治療,其實他在九六年七月三十日,調景嶺村清拆時,劉當年反應同樣激烈,自高處一躍而下,壓傷一名藍帽子警長。
        希望事件能和平解決,盡快建成將軍澳文物行山徑和舊警署蛻變成歷史風物資料館。

        何 明 新 ( 前高級警司 / 警察博物館前諮委 / 通識研究碩士 )

1 則留言:

  1. 原來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故事,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