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番 鬼 佬 碌 波」


        「番鬼佬碌波」是七八十年代慣稱的一個地名和一項運動名,今天聽來有點不順耳,但實際上並無不敬和粗魯之意,是指於黃泥涌道和禮頓道交界處及在該處球會內進行的—種滾球體育活動。該處是一球會會所,於七八十年代只得英文名寫在門上,名為 Craigengower Cricket Club,即使今天,亦不是一般人可以正確拼及讀出,但該會向街草地就時常有外籍人士玩一種碌金屬球遊戲,因那時只見外籍紅鬚綠眼人士參與,亦不知那活動叫甚麼名,所以就索性憑球員和玩法生動地叫那處和該活動為「番鬼佬碌波」,既繪形又繪聲。
  警察香港島交通部七十年代尾搬到跑馬地警署,很多警察交通電單車經常停於該會所路口,那路口亦是跑馬地警署和灣仔警署管轄地區的交界處,很多時候都需經過,而很多同事向指揮中心報所在地點亦不懂讀出那球會的英文名,即使有些高材生同事識讀出,指揮中心同事都不懂打入電腦或書寫作記錄,只說「番鬼佬碌波」那處,於是那名字很快便不脛而走,一般市民亦習慣用上這名字。我在跑馬地駐守時,一般住在黃泥涌道、禮頓道和天樂里一帶的人都喜歡說自己住在「番鬼佬碌波」對面或附近。
  到了九十年代,那球會在門外加上中文名字「紀利華木球會」和三個 C 字,因該會英文名字頭三個字母都是「C」字,亦名為三 C 會。「番鬼佬碌波」便少用了!
  「碌波」名為 Lawn Bowls,中文譯作草地滾球,源自公元前的埃及,十三世紀歐洲盛行,一九OO年該運動被殖民者帶到香港,一九O九年香港首次舉辦草地滾球比賽。七十及八十年代,香港曾在世界錦標賽及英聯邦運動會中奪得多面獎牌,近年,港隊在亞洲及世界賽中亦有相當優異的成績。
  玩法非常簡單,是要將滾球(一套四個,以合成纖維製造,球呈圓形而兩邊略扁,有大細輕重之分,最重的有一點五九公斤)盡量推滾至最接近目標球(右上,白色那個是目標球),由於草地滾球並非圓形,球員要小心控制角度及力度,可說是一種鬥智鬥力的運動。
  由於警隊在回歸前有很多外籍人員,更有自己的草場,所以警隊很早已有自己的草地滾球隊。
  近年,有賴康文署的推廣,這運動已推廣到各階層及長者,分別有室外和全天候室內的草地滾球場了。現在「華人和長者碌波」已取代「番鬼佬碌波」了!

       
何 明 新 ( 前高級警司 / 警察博物館諮委 / 通識研究碩士 )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