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點 樣 睇 報 紙?

        超級狀元撐佔中?今年文憑試放榜,各校狀元都被問到會否支持佔中,其中一人是協恩中學的超級狀元陳詠妍,她對佔中有何立場,看不同報紙,讀者會有不同結論,讀者如何判斷超級狀元是否撐佔中?

        部份報章對陳詠妍佔中立場的報道,判斷南轅北轍。親泛民的《蘋果日報》標題是「超級狀元撐佔中」,內文稱︰「協恩中學超級狀元陳詠妍昨稱,雖然她不看新聞,但對佔中、普選有一定認識。有人斥佔中會破壞經濟,父親也是做生意的她,對佔中會否影響經濟作這樣分析,『以一個短期下跌 GDP(本地生產總值),小小經濟損失換雙普選,或者對一個香港人、對大圍講,更加有利,我覺得值得』。陳詠妍不會參加佔中,但認同佔中是有意義的,『向不公義法律說不!』」《蘋果》的報道表達的是陳詠妍的確撐佔中。

        不同報章報道各異

        然而,親北京的《文匯報》的標題剛剛相反,是「狀元尖子齊發聲︰不參與違法『佔中』」,報道引述陳詠妍說︰「『佔中』畢竟是違法行為,參與者要深思當中的後果,堅決表示不會參與『佔中』,若學聯發起罷課,也不會響應。」《文匯報》的報道指向陳詠妍不支持佔中。


     《星島日報》的報道則說,陳詠妍「表示自己不太留意時事,對佔中內容所知甚少,但認為佔中對本港投資環境影響屬短暫,『我覺得短期少少的經濟損失,換來雙普選或對港人更有利的東西是值得的』,她坦言所說僅是『客觀分析』,並非間接支持佔中」。

        同一個被訪者,但從不同報章報道所見,陳詠妍有不同立場,究竟讀者應該如何判斷呢?綜合各篇報道的內容,堅稱她撐佔中或反佔中,都未能反映陳詠妍的立場。反而,她似乎以一個比較抽離的角度看佔中,因為她已表明了自己不太留意時事,政治立場中立,但客觀分析,她相信佔中會帶來短期一些經濟損失,是值得的,至於主觀上,她不會參加佔中,因為佔中是違法行為,她也不會參與九月罷課,這些說法似乎也反映她對政治參與興趣不大。


        部份傳媒立場兩極化

        從有關陳詠妍的報道可見,今天部份傳媒立場兩極化,市民單看政治立場鮮明的報章的報道,大家必未能比較準確掌握有關新聞人物的講話或他們對社會政治議題的立場,要更清楚認識社會,除了要有個人判斷之外,從多渠道取得社會資訊,或是參考政治立場不偏向某方面的報刊報道也很重要,否則讀者有機會以偏概全,得出有偏差的印象。以陳詠妍有關的報道為例,多看幾份報紙,市民對有關事實的掌握會更精準。

        然而,也許有人會說資訊爆炸,市民怎可能博覽群報?在此情況下,認清每一張報紙的政治立場,在閱讀其報道時考慮其政治立場會否影響報道的取材是一個起點,唯有這樣,大家才能更客觀判斷報道所言。

        上述這一種思考方法對學生們更加重要,今天高中生都要讀通識,要對時事走向有掌握,若他們只倚靠一、兩張政治立場鮮明的報紙報道為資訊來源,他們對社會脈搏的掌握極有機會有偏差,這種情況事實上已有違學通識、認識社會的目標。由此可見,教導同學如何看報紙和判斷報道,是通識課重要的一環,也許也是讀通識課的第一課!

        黃 麗 君

        高速公路發生交通意外,兩車相撞,一司機被拋出車外重傷。

        記者趕到現場,見到司機正被救護人員抬上「救傷車」,立刻飛奔上前追問。

        記者:「我是記者,可否問你一個問題?」司機:「可以。」記者:「請問你支持佔中嗎?」司機:「我就死,你仲問我呢個問題。」

        記者:「你答我先,請問你支不支持佔中?」司機:「我支……支持……」

        司機本想講支持唔住,最後兩字都說不上,就傷重不治。

        翌日,報章頭條:「重傷司機臨死,遺言撐佔中。」

        林 超 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