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黃 大 仙 下 

        小時候,我家住在黃大仙下。當時黃大仙下還是舊式的 7 層高公屋。猶記得家中沒有廁所浴室,要如廁沐浴都得走到屋外,而石油氣煮食爐亦設在屋後,煮食爐附近會放老鼠籠,籠裡間中會困著肥大的老鼠。白天每家每戶都會打開大門,鄰居都互相認識,鄰里關係亦十分融洽。後來政府重建黃大仙,我跟祖父母一同由 7 層高公屋搬到 35 層樓高的 Y 形公屋,直至到小四才搬離黃大仙區,跟父母同住。
        記得童年時,放學後最期待的就是經過一間叫成記的粉麵店。店東女兒偶爾會請我吃他們自製的牛丸。有時肚子餓了,我還會厚著臉皮問姐姐能否請我吃一粒牛丸。後來下要清拆,成記就搬到去新蒲崗繼續營業。而在不用上學的日子,爸媽會帶我到附近摩士公園玩滑梯、踢西瓜波 ( 紅白間條的膠球 )、跳飛機、盪鞦韆。這些免費娛樂都讓我樂透了。
        我的童年,是充滿著美好的回憶。父母親戚跟我的關係都很融洽。我亦喜歡上學 ( 以前我上的是下午班 ),尤其在參加了小學排球隊以後,我就巴不得每天小息跑去打球。那個年代,同學們沒有現在學生有著的壓力 ( 也可能我上的是屋小學吧 )。雖然小時候的物質生活相對貧乏,但我卻覺得很滿足、快樂。這亦讓快當上媽媽的我去思考應該讓孩子在怎麼樣的環境下成長。
        家長常常會問孩子應該讀甚麼類型的學校 ( 如國際學校還是傳統中學 ),在發問此問題前,我們更應問問自己,期望孩子成為怎麼樣的人。對我們而言,我們期望孩子成為快樂丶感恩丶正直丶有智慧以及有毅力的人。 而對於這些期望,很多都不是光從上學可以學習到的。自己的成長經驗上,父母以及孩子身邊最親密的人,如爺爺嫲嫲叔叔姨姨等,才是塑造孩子特質的人。那麼家長可以做甚麼呢?最重要還是多花時間陪伴子女。大家可以一起去公園踢球、去郊外放風箏、一起讀故事書等等 ( 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父母會常常帶我到摩士公園玩耍,嫲嫲及媽媽會在我臨睡前給我講故事,這些簡單的活動足以讓孩子覺得快樂被愛 )。孩子大一點,夏天可以帶他們到海灘游泳,又或是冬天一起行山。
        我鄰居的兩個小朋友,一個 8 歲另一個 6 歲,他們已經分段走過了 100 公里的麥理浩徑,去年毅行者更跟爸爸一起走完第九第十段的 20 公里路。這些都是免費的娛樂,但在孩子的成長記憶裡,卻又是刻骨銘心的,而且對孩子性格的塑造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當然,大家還是會問,孩子升學該如何取捨。這個題目在下一期會跟大家分享。
        我趁假期重遊久違了的成長地──黃大仙區。黃大仙區由當年滿街都是小伙子及壯年人,變成現在大都是以長者為主。
        那天我亦特地走到新蒲崗錦榮街成記 ( 以前黃大仙下還未清拆時,成記是在下的第二十六座 ) 吃碗牛丸河。二十多年了,他們出品的牛丸跟童年時的味道還是一模一樣的,我一下子吃了兩大碗。老闆娘已經由姐姐變成上了年紀的姨姨。我上前跟老闆娘相認,但她已經認不出我來了,畢竟女大十八變嘛。第二天,跟父母在附近一起吃過晚飯後,特地再走到成記跟老闆娘打招呼,這回她終於認出我父母了!大家十多年沒見面,感覺像親人重聚一樣,問問現在的生活,問問家中老人的情況。舊區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純真,而且歷史愈久愈濃厚,每每讓人有一種不言而喻的親切感及幸福感。
        隨著舊區的快速發展,這種街坊小店以及人民關係亦慢慢地消失。雖然現在的生活質素比小時候得到提升,但我還是很珍惜這種獨有的社區氛圍。我深信,我們下一代的幸福並不單單建基於物質生活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要去建立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及跟人與人、社區群體的聯繫。
        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仍能在現今消費主義掛帥的城市裡,在成長中找到屬於他們的小小成長地。

         Joyce Wu

1 則留言:

  1. 深深感受到。童年成長亦是缺乏物質,但至今仍是覺得好開心,充滿歡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