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麒 麟 舞

        客家麒麟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項珍貴內容,現在更積極推廣至聯合國。沒錯!今次主題是「客家麒麟舞」。

        「崖系自家人」(客家語),客家人是從中原遷徙過來的。中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客家人意思就是「我們不是土著,是從外地來的人」,亦有人說:「客家佔地主」。意思大概是說,我們的祖先是四海為家,去到任何一個地方,只要喜歡這塊土地或那處地方,就會停下腳步,在此扎根開始生活,所以有一句形容客家人的說話就是:「客衍天下、四海一家」。

        客家麒麟舞在客家文化裏擔當很重要的傳承地位。據說麒麟就是由我們客家人從中原遷徙時一起帶過來,但有研究麒麟的學者發現,現今北方已經很少有人懂得麒麟舞,甚至失傳,相反由南方的客家人,幾百年來一直堅持麒麟舞的習俗,繁衍生息、不斷壯大,所謂:「威而不猛、泰而不驕、貴而不俗、靈而不鈍」,充份凸顯客家人的麒麟舞風格,並且遍佈客家人的族群裏面,薪火相傳。


        中國有一本叫《辭海》的古老字典裏面說道:「麟、鳳、、龍」謂之四靈,麒麟則為四靈之首,作為四靈之首的麒麟,它又有甚麼樣的特性呢?據我們客家的老前輩說:「麒麟者、仁獸也!」亦即是說傳說中的麒麟神獸,生性活潑,吉祥仁和,極富靈性。因此麒麟被看做是吉祥物,瑞氣的象徵。相傳麒麟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當時稱做「麒麟狂舞」,是慶賀中原大地統一的民間活動,那時候麒麟便被民間百姓寄託了人民對盛世祥和的向往,並流傳了這樣一句的俗語:「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
        李天來師傅說:「玩麒麟必須要先知麒麟的個性,牠好奇、無膽、好食青、易發火。」

        麒麟出棚,凡看見奇特東西,必上前觀察。以要看舞麒麟者的功架,就是要看看他的麒麟如何過橋。因麒麟最怕過橋,皆因橋下有水,怕自己會跌下去,所以麒麟每逢過橋,都會心大心細,三思六想,一到橋頭時,牠會吸水、洗牙、過橋時行三步,立即躍跳後退,又再行三步急忙躍跳退後返橋頭,然後又再上前三四五六步,一到橋中間時,便急步如箭,快步至橋尾為止。這個環節就是麒麟怕跌下水之中,又擔心橋樑結構不穩固,怕橋倒塌的表現。

        懂麒麟的行家,是一定不會擺蛇青、蟹青,因為麒麟只喜歡食青色植物,否則會被人笑作「老襯底」!而且牠一見綠色青物,定必擒擒青搶住食。麒麟最討厭別人碰牠的尾巴,牠會暴跳如雷,大發雄威。

        所以,舞麒麟要做到入形入格,基本上是不能與功夫分家,李天來師傅說:「舞客家麒麟是很講腰馬,舞麒麟頭當然身材高大較好,氣力夠整棚麒麟舞動就勁頭足,生生猛猛。舞麒麟時講求用腕力,飛開手,頭要俯底,蝦弓腰、吊蹄馬、三角馬、舞麒麟時馬步變化進退迅速快疾,小跳的動作更能見舞者功架。」

        麒麟出遊,必有師父領路,該師父會手捧柬盒,盒內會放有拜帖。

        客家麒麟以禮先行,如入村、入廟、入祠堂拜訪前,麒麟會擺出功架,打八字、轉三下、作見面禮儀,麒麟進堂亦十分講究規矩。如入祠堂廟堂,都不能由中門進入、不能踩天井、不能踩門檻。要由左邊進入,麒麟走動必須半走走跪,麒麟頭不能高過神,參拜時左打一個八字右打一個八字,連續三次,就是客家麒麟的「結金錢」和「解金錢」的最高吉祥禮儀。

        參拜完麒麟也要像進時的模式一樣,半走跪,面向神後退,至離開神視線為止,才高升,然後掉頭離開。

        江 志 強 師 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